- 主题:西野被抬高,华野被压低?陈老总回忆:西野将士只能吃喂马的马
刘邓能熬过去也可以溯源到西野:
1948年2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瓦子街战役大胜,随后发起黄龙山麓战役直接威胁关中。胡宗南集团急调在洛阳、潼关间守备的裴昌会兵团西援,致使洛阳地区守备空虚。陈谢集团和陈唐兵团趁势于3月发起洛阳战役,到4月间两次攻占洛阳,斩断了国军在陇海线的战略防御,并掩护了刚出大别山的刘邓大军的休整,此时西野又开始发动西府陇东战役。于是5月初休整好的刘邓大军统一指挥陈谢集团和陈唐兵团开始了宛西战役,中原局面开始好转,此时中央同意了粟裕不过江的提议。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邓在大别山度日如年,艰难万分,向太祖求援。太祖下令陈粟准备南下,专门把陈叫到陕北,强调这是大局,最后陈也同意了,结果粟坚决不同意,反复强调困难,说万一南下调动不了敌人怎么办,那我不是亏大了。一直争执了好几个月。
: 刘邓也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于是太祖同意粟的请求,不用下江南了。
--
FROM 114.214.202.*
粟根本不想在江北打淮海,华野已经很长之间一直在休养,没有大的战事
只不过中央要求他们下江南,他琢磨半年没办法,提出在江北打打仗
并立下军令状,这是被中央逼的,畏首畏尾不作为
【 在 zxq1974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不是因困难不下江南,当时就过长江的决策,战略上确实不如在江北打淮海。
: 当年密电只发邓刘,功高莫过救主。难怪始终对太宗留有余地,早已简在。
--
FROM 123.112.193.*
他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陈毅才是一把手,为啥能争执几个月,是因为太祖很捉急,人家刘邓为了中央,为了全局在大别山苦苦煎熬,让陈粟出击,是为了调动一部分兵力,减轻刘邓的压力。
太祖先和陈毅取得了一致,给粟发电报,粟坚决不同意,反复争执,太祖准备换人,结果陈毅坚决不同意换人,认为只有在华东只有粟最能打,换人下江南效果更差,这样吵来吵去,过了几个月。人家刘邓说,我靠自己已经没事了,你们别吵了,估计刘邓内心是有想法的。
【 在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 粟不是因困难不下江南,当时就过长江的决策,战略上确实不如在江北打淮海。
: 当年密电只发邓刘,功高莫过救主。难怪始终对太宗留有余地,早已简在。
--
FROM 223.98.160.*
【 在 iceflare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陈毅才是一把手,为啥能争执几个月,是因为太祖很捉急,人家刘邓为了中央,为了全局在大别山苦苦煎熬,让陈粟出击,是为了调动一部分兵力,减轻刘邓的压力。
: 太祖先和陈毅取得了一致,给粟发电报,粟坚决不同意,反复争执,太祖准备换人,结果陈毅坚决不同意换人,认为只有在华东只有粟最能打,换人下江南效果更差,这样吵来吵去,过了几个月。人家刘邓说,我靠自己已经没事了,你们别吵了,估计刘邓内心是有想法的。
然后,邓做了淮海书记,粟总算比谭震林靠前一位。
--
FROM 36.63.57.*
可彭救的更多,富田,过赣江,长征,陕北,抗美援朝。哪个都比邓叶强。草地,无叶,彭也可杀出来。
【 在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 粟不是因困难不下江南,当时就过长江的决策,战略上确实不如在江北打淮海。
: 当年密电只发邓刘,功高莫过救主。难怪始终对太宗留有余地,早已简在。
: ...................
--
修改:sumrainbows FROM 1.89.209.*
FROM 1.89.209.*
不想打淮海的粟在济南战役没结束就建议发起小淮海。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根本不想在江北打淮海,华野已经很长之间一直在休养,没有大的战事
: 只不过中央要求他们下江南,他琢磨半年没办法,提出在江北打打仗
: 并立下军令状,这是被中央逼的,畏首畏尾不作为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09.250.188.*
彭总指挥西野的胜利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重要的是陈谢兵团的南下,这是着妙棋。说实话,粟裕即使服从命令下江南,能否调动胡宗南的部队是很有疑问的。粟裕有缺点,但我不认为抗命不下江南是其中之一。
【 在 bingli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邓能熬过去也可以溯源到西野:
: 1948年2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瓦子街战役大胜,随后发起黄龙山麓战役直接威胁关中。胡宗南集团急调在洛阳、潼关间守备的裴昌会兵团西援,致使洛阳地区守备空虚。陈谢集团和陈唐兵团趁势于3月发起洛阳战役,到4月间两次攻占洛阳,斩断了国军在陇海线的战略防御,并掩护了刚出大别山的刘邓大军的休整,此时西野又开始发动西府陇东战役。于是5月初休整好的刘邓大军统一指挥陈谢集团和陈唐兵团开始了宛西战役,中原局面开始好转,此时中央同意了粟裕不过江的提议。
:
: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36.56.63.*
不知道他去华北给中央立了军令状消灭5军?被中央逼的
【 在 pingshtu (p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想打淮海的粟在济南战役没结束就建议发起小淮海。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23.112.193.*
【 在 sumrainbow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彭救的更多,富田,过赣江,长征,陕北,抗美援朝。哪个都比邓叶强。草地,无叶,彭也可杀出来。
矛盾更多,彼此心结更多。
长征,最关键时刻还留下了妄想篡夺站队错误的印象。林岀来替彭作证是误会,毛还当场直斥你还是个娃娃。彭算是一直在毛身边,护主救主是最本职工作,但他没能让毛满意,所谓积怨甚多,越来越远。
当然,惟我彭大将军。也确实惟此一人。大将军这职位,历史上主要是干什么用地呀?当时那名望权位还没给到堪比真"大將军"?
彭又是怎么干地?
我死之后,大家都不放心你。
误会,不理解,这些都是难免地。但仅仅是误会?
大家都任满两届了,此时,什么事是头等大事?你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將军",此时跳岀来做海瑞,要为民请命,指责之词用上了阶级路线,让别人怎么想?又该怎么做?
时机不对,方式不对,身份地位也不对,……
说到底,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戎的问题,从三五年之后,就一直没出大问题,始终总能解决得比较好。祀的问题,一直没解决好。
岳飞不知轻重稀里糊涂卷入插手这种事,屈死风波亭。
林为何当时指责彭之言词中有伪君子之谓?
这个词换句话就是"你难道真是个大傻子吗?"
为何大家都明白此时是何时,你却国难当头忧心忡忡,一心要为民请命心急如焚没注意到没顾得上这个?到了"大将军"这个位份,却对国之大事没顾得上?大家该相信你还是该信主席?
困难、人祸、失误,大家都不知道?都没足够重视?全都一派歌舞升平喜气洋洋,大家都当官做老爷不顾老百姓死活了?
此时是何时,你不知道?你这"大将军"是什么份量,自己不知道?
你开口之前,大家都不开口(但都明白)。你找这个那个,你开口之后,别人怎么办?笑而不语保持距离?讲官话套话回避甚至怼你这"大将军"?还是附和应付你几句?
他们有幸,坐在家里散步在小道上,碰到了"大將军"你,他们能怎么办?该怎么办?
就事论事,当然还是决议写的对,"大将军"开会期间向主席写封私人之间谈的全是国事的信而已,完全有权利。历史事实也表明,真理就在彭一边。意见几乎完全正确。
但是,"大将军"这位置真地合适吗?
大家全都任满两届,"大将军"先自请解甲,作个表率不行么?再以退休老百姓身份下山之前,给主席写封十万言书百万言书附上流民图、牛棚图,主席还会炮轰庐山使地球停止转动?
为什么误会?批其伪君子?当时当事,避免得了?
--
FROM 36.63.57.*
洋洋洒洒
你到底想说啥?
【 在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 矛盾更多,彼此心结更多。
: 长征,最关键时刻还留下了妄想篡夺站队错误的印象。林岀来替彭作证是误会,毛还当场直斥你还是个娃娃。彭算是一直在毛身边,护主救主是最本职工作,但他没能让毛满意,所谓积怨甚多,越来越远。
: ...................
--
FROM 113.4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