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彭德怀幼年家境一问
翻了一下,“致谢”里虽然没提,但正文里是有的:
彭德怀和老耄虽是湖南同乡,在成立红军以前却没有见过面。彭德怀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象连珠炮。只有他慢条斯理地讲得很简单的时候我才能听懂,但他总是很不耐烦慢条斯理地说话。在这次谈话里,北京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做我的翻译,他的英语很好。我希望他仍活着,总有一天会读到我在这里对他表示的最深切的感谢。
【 在 kingwang99 (飞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红军里懂英语的有几个?还中翻英英翻中颠倒几次?这么复杂光荣的事,这个翻译怎可能没记载和会议存世?斯诺出版书籍的时候,致谢里怎可能不提?
--
FROM 27.38.192.*
我为啥要理你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吆吆,拿出一段看看斯诺何时将西行漫记草稿交给毛周朱彭手里的?有的话就服了你。采访草稿核对的事就不要拿出来糊弄人了。
:
--
FROM 106.39.50.*
你这明明说的是采访手记的事,只说了翻译,呵呵,哪里说找毛周朱彭核对了?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翻了一下,“致谢”里虽然没提,但正文里是有的:
: 彭德怀和老耄虽是湖南同乡,在成立红军以前却没有见过面。彭德怀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象连珠炮。只有他慢条斯理地讲得很简单的时候我才能听懂,但他总是很不耐烦慢条斯理地说话。在这次谈话里,北京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做我的翻译,他的英语很好。我希望他仍活着,总有一天会读到我在这里对他表示的最深切的感谢。
:
--
FROM 183.173.200.*
“穿越前线已经丢掉不少重要的原始采访记录,有些文字就是靠记忆写的”
这给个出处吧
【 在 kingwang99 (飞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斯诺是辗转到北平才开始写的西行漫记英文版报道,抵达北平的时候,他穿越前线已经丢掉不少重要的原始采访记录了,有些文字就是靠记忆写的,找哪个去核对?
: 中英文核对,跟找当事人核对能是一回事?你们说了半天一根毛的证据都没有。
--
FROM 27.38.192.*
你这家伙,又转进了。
我这个回复是回应你前面说
“: 呵呵,红军里懂英语的有几个?还中翻英英翻中颠倒几次?这么复杂光荣的事,这个翻译怎可能没记载和会议存世?斯诺出版书籍的时候,致谢里怎可能不提?”
【 在 kingwang99 (飞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明明说的是采访手记的事,只说了翻译,呵呵,哪里说找毛周朱彭核对了?
:
: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 翻了一下,“致谢”里虽然没提,但正文里是有的:
: : 彭德怀和老耄虽是湖南同乡,在成立红军以前却没有见过面。彭德怀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象连珠炮。只有他慢条斯理地讲得很简单的时候我才能听懂,但他总是很不耐烦慢条斯理地说话。在这次谈话里,北京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做我的翻译,他的英语很好。我希望他仍活着,总有一天会读到我在这里对他表示的最深切的感谢。
--
FROM 27.38.192.*
一个是对党的交代材料。
一个是对外的宣传材料。
等级差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自述出错的可能性,比西行漫记小1万倍。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行漫记出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内容是经彭总自己确认过的,公开发表后彭总也没提出过异议。
: 彭总早年和晚年对这段经历的感受不一样,是最可能的。
:
--
修改:hidenfly FROM 112.17.240.*
FROM 112.17.240.*
这个呢,当然应该以彭总自述为准。不过这里讨论的是,到底是斯诺出错了,还是彭总当年的确给过一个不同的版本。
【 在 hidenfly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是对党的交代材料。
: 一个是对外的宣传材料。
: 等级差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 ...................
--
FROM 27.38.192.*
没问题啊,他家穷就是她祖母抽大烟穷的,所以气愤不过踢翻烟盘
【 在 Gatsb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彭德怀自述》里,彭总说到幼年家里很穷,过年去讨饭,去煤矿做童工等,非常凄惨
: 但《西行漫记》里斯诺又记录说彭总小时候有反抗精神,祖母要他服侍抽大烟被他一脚踢翻烟盘,
: 这里看来似乎又还不至于那么穷
: ...................
--
FROM 221.219.146.*
彭总给另一版本的80%可能。
斯诺搞混了20%可能。
斯诺是这么写的:
“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呢,当然应该以彭总自述为准。不过这里讨论的是,到底是斯诺出错了,还是彭总当年的确给过一个不同的版本。
:
--
FROM 112.17.240.*
其实不矛盾 穷人也有抽大烟吧 或者有穷的时候也有富的时候 家长也有打孩子也有爱孩子的时候
很多人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上感激恩师 但实际上天天骂导师
【 在 Gatsb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彭德怀自述》里,彭总说到幼年家里很穷,过年去讨饭,去煤矿做童工等,非常凄惨
: 但《西行漫记》里斯诺又记录说彭总小时候有反抗精神,祖母要他服侍抽大烟被他一脚踢翻烟盘,
: 这里看来似乎又还不至于那么穷
: ...................
--
FROM 11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