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我觉得101和粟裕比彭更厉害?
想啥了,不就是政治话术吗?干90%活的事和人不如LD一句话。能不能客观实事求是啊,看看KMT五大主力华野消灭了几个?有本事中野自己打黄维啊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别山才是硬骨头
: 陕北才是硬骨头
:
--
FROM 223.72.70.*
粟粉不要良心,也不要脸是吗!
别人在大别山扛着,自己在解放区吃肉,反过来说这种屁话。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啥了,不就是政治话术吗?干90%活的事和人不如LD一句话。能不能客观实事求是啊,看看KMT五大主力华野消灭了几个?有本事中野自己打黄维啊
: :
--
FROM 223.104.42.*
粟裕和华东做出了最优解,历史功绩和坚持客观的精神不容你们这些宵小瞎BB。连M选都在有意无意回避这段不够客观决策过程。被你们这些事后理论家凭空瞎分析,一副凭空站在上位者道德式指责算啥?太宵小了吧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淮海当然是好事,至少军事上在江北消灭了国军。
: 如果东北说不用占两厢不用剿匪不用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我就能把国军消灭在关外,当然好。或者东北在某个时间点提出我可以和国军决战了,当然可以,无非是条件成熟度的问题。
: 对淮海,中央的战略是更稳妥的战略,进一步积累条件,无非如此,不是对错的问。
: ...................
--
FROM 223.72.70.*
皖东不太成功,吃个小瘪。
宛西战役差点没打成功,宋十纵跑过去支援。以防守见长的,但攻坚能力在中野兄弟面前也足够露一手。
只是缓过来最危险的时候,没了被趁病要命的危险;恢复战力还差很多。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48年1月。48年2月刘邓会合,休整一个多月,4月宛西、5月宛东,这不叫缓过来叫什么。
:
--
FROM 39.144.36.*
一个成功团队,有作主力的,有作牺牲打野配合的,都是打野的成不了事,作牺牲的精神上是值得赞佩表扬的,但反过来说自己是主力,是最大贡献,就不是客观事实。
做出牺牲的政治精神更高,所以客观上也成就大位,这也是中国客观发展的结果,所以我说是中国之幸。如果现在回过头因为这个事实否定修改前面已经发展的客观事实,否定他人的贡献,俺认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损坏了国家一贯的客观发展价值。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粉不要良心,也不要脸是吗!
: 别人在大别山扛着,自己在解放区吃肉,反过来说这种屁话。
:
--
FROM 223.72.70.*
不要脸的话你也说了,高大上的话你也说了,我除了服(大写的,镀金的)还能怎么着。
zy的眼光是雪亮的。功劳大小,都在那排着呢。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成功团队,有作主力的,有作牺牲打野配合的,都是打野的成不了事,作牺牲的精神上是值得赞佩表扬的,但反过来说自己是主力,是最大贡献,就不是客观事实。
: 做出牺牲的政治精神更高,所以客观上也成就大位,这也是中国客观发展的结果,所以我说是中国之幸。如果现在回过头因为这个事实否定修改前面已经发展的客观事实,否定他人的贡献,俺认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损坏了国家一贯的客观发展价值。
:
: ...................
--
FROM 223.104.42.*
去了江南,节奏就慢了,自己这边兵力也要分散,歼灭战的时间会拉长。
留在中原是夹生饭,硬吃。
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一样,五子登科和通货膨胀的国统区的人心和完成土改的老根据地的人心是不相同的,当时国民党后方已经民变频繁,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和解放战争刚开始完全不同,一将拒绝下江南推迟解放战争,最后导致朝鲜战争后台湾解放遥遥无期,拉出的屎还是自己吃下了。
--
FROM 222.241.145.*
叶王陶纵队不算主力?百度都不敢这么写。
中央于2月1日回复:叶、王、陶3个纵队立即开始休整,为下江南做好准备;华野其
他纵队由刘邓指挥,以忽集忽分之法,留在中原伺机机动歼敌。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又不能代表华东,华野12个纵队,让他带走3个,不是让他全部带去江南
: 剩下的华东9个纵队,才是绝对主力,命令粟下江南带走的算偏师
--
FROM 175.160.193.193
当然是主力,我前面说了,华野有13个主力纵队,带去3个,不影响大局,
以粟的水平,带他自己的嫡系部队,去江南,还有的打,不会全部损失掉,
在加上中原还有华野9个纵队,还有地方部队,依然可以打大仗,不影响大局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叶王陶纵队不算主力?百度都不敢这么写。
: 中央于2月1日回复:叶、王、陶3个纵队立即开始休整,为下江南做好准备;华野其
: 他纵队由刘邓指挥,以忽集忽分之法,留在中原伺机机动歼敌。
: ...................
--
FROM 119.162.215.*
节奏会慢?一将留在中原并没看到他有啥准备打大歼灭战,半年后才打了一个小型的豫东,没有一将出手刘邓自己也缓过劲了,一将留在中原四个月拖拉的作用何在?太祖后来放弃这个方案是因为拖了四个月形势变了而已,并不是一将的方案更好。留在内线的山东兵团自己就解套了,你把留守部队的能力想的太低了。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了江南,节奏就慢了,自己这边兵力也要分散,歼灭战的时间会拉长。
: 留在中原是夹生饭,硬吃。
: 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
: ...................
--
修改:bhima FROM 139.207.46.*
FROM 139.2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