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讨论针对一点,所谓国军大胜后,所谓三个失去战斗力的纵队在国军环顾徐州西南安心修整,来去自如。国军没有趁病要命的想法和举措,连像样的阻拦都没有,绝对不是所谓大胜后应该的发展事态。
你的解释,国军就是这熊样,倾向守地、不主动出击,相互扯皮。不能令人信服。
这个局部并无其他我军主力存在。几个月前刘邓来过阜阳战役,效果不佳。
你所谓山东兵团"加入"外线,局面就好了。山东兵团一直蹲在兖州附近,而且主要眼光向北瞄济南。
怎么解决二百多公里外、孤悬在外的三个“失去战斗力的纵队”安全问题?人过去,没有;国军大量外调,没有;牵制国军大量兵力防御徐州北面正面,也没有。你一句“加入”,局面就改善了;太空了。
其他几点涉及战役胜败评价其他角度:
你的人数统计有问题,另外帖子讨论了。
暂时失去战斗的判断有问题,不是连续几个月的状态。撤退阶段几天暂时失去战斗力可能性存在;鲁西南短时休息几天补充弹药恢复一些战斗力。国军就无可奈何了;不是几个月一直无战斗力。
(战役结束撤出阶段暂时的状态不用于判断,不然会出现这样的结论:孟良崮张帅哥完蛋,标志着国军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不想在这里深入讨论。(不然你又善于联想,各处转进。)
这条讨论线我从一个角度讨论豫东战役胜败评价的问题;你就转进到功劳评价、抱怨配合等等,各种角度叫唤得响。
最后,你对我军休整的位置都没搞清楚,就在这里高谈阔论。呵呵。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战役,华野主力减员4万5,西兵团暂时失去战斗力。
: 国军正规军减员3.5万,主要还是2/3流部队。
: 这些事实,你抛开不谈,在那东拉西扯。
: ...................

--
修改:zea FROM 222.65.220.*
FROM 222.6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