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定下基调? 那当然是在普通认知层面之上的。
比如“一切向钱看,资本是爸爸”,这一条有多少人信奉,这个跟教育程度有多大关系?
我接触到的,不说是中小学同学,哪怕是在清华的中青年教师,直接在课堂上宣扬“男人嘛,就是在北京给妻儿买房”云云。
千万不要小瞧这价值观的塑造,这玩意儿很难改变。正如信息茧房一样,一旦树立了,人的认知,逻辑体系就会有选择性地顺着价值观走。
我举个例子,这就好比是我有个高中同学(文科大专毕业),这看所有的社会问题,跟我,或者是跟网络上的正常人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会给我转什么“看,媒体报道竟然会用同一个采访者,出现在西安,兰州,广州,哪怕是戴着口罩,明显是一个人嘛”云云。这一旦有了偏见,价值观不同,那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也不同,很难有共识了。
【 在 chenq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复杂的,有其多面性,从不同角度看,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东西。如何认识它,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会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 既然要定基调,就是人为选择事物中一个子集。说白了,就是让屁股来决定脑袋。如果想引导舆论,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 但另一方面,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也越来越走向开放,拥抱世界,民众接触和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
: ...................
--
FROM 223.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