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的考虑是淮南人口只有130万,苏中人口900万且经济更为发达,所以抓大放小,从逻辑和结果看没有太大问题
但8月底七战七捷结束后,无论是南下的山野,还是苏中的华中野战军,都有些麻痹。
山野主力在攻泗县时吃了亏,而华中部队主力在北上两淮还是西进扬泰之间犹豫反复
而KMT的七军/整74师一旦行动就非常果决,绕开山野主力直逼淮阴
粟裕这时候倒是没再喊山野南下,但自己北上也来迟了,没能及时参加淮阴保卫战。
如果华中主力早10天北上,未必能在两淮吃掉敌人的主力精锐,但至少会打得好看些,
作为华中解放区首府的淮阴不会丢的那么快
但也是在两淮丢失之后,山野和华中的整合才真正开始了,后续终于可以攥成一颗拳头打人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中的奇迹是以淮南根据地丢失为条件的,淮南的二流部队死抗着74师这样的虎狼之师,而一将对他们的贡献一点不提,等淮南的国军进入苏中后粟裕也没辙了,拼命向山东喊援军,差点没连累陈毅把山东也丢了,弄得里外不是人。这种代价惨重的七战七胜就是坑友军的,和101和刘帅差太多了。
:
--
FROM 183.1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