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北解放战争前期,林彪提出要和国军打“硬拼战”,拼消耗。
1946年12月24日,林彪电告陈云、肖劲光:北满部队主力将到松花江南岸作战,以配合南满行动。在这封电报中,林彪提出了打“硬拼战”的新战术,即集中优势兵力,实行“一点两面”战术,以死打硬拼的精神拼掉敌人一部分。
林彪认为,“东北我军由于群众条件的不成熟,我甚难秘密地接近敌人,所遇敌又较强,非一打即垮。又由于敌铁道公路太繁,增援甚快,故甚难求得通常优越条件下各个击破的歼灭战。但为了打掉蒋军的王牌。为了降低敌人的猖狂,为了使我半生不熟的条件,成为完全成熟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条件在半生不熟的状况中),在一定限制内(以数个师的兵力,不以全军),有时即遇条件不充分,亦须断然猛打,争取成为歼灭战。如不能歼灭,只要惨重地打击了敌人,虽无多的缴获,亦算胜仗。因他的间接胜利甚大,故最近我们除过去所谓歼灭战、游击战外,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作战,即名硬拼战”。“这种作战与过去的不同点,则为不是有十足把握的结果可能成为歼灭战,亦可能双方都伤亡惨重”。林彪最后说,北满将这样打,希望南满也运用这种战术。
--
修改:chinesehero FROM 183.218.173.*
FROM 183.218.173.*
这一时期是南满最困难的时期,
至少陈云跟肖劲光认为是南满最困难的时期。
部队已经有撤出南满,转进北满的打算,林彪也同意后撤,
但是最终还是陈云拍板,坚持下来。
【 在 chinesehero (Neo)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6年12月24日,林彪电告陈云、肖劲光:北满部队主力将到松花江南岸作战,以配合南满行动。在这封电报中,林彪提出了打“硬拼战”的新战术,即集中优势兵力,实行“一点两面”战术,以死打硬拼的精神拼掉敌人一部分。
: 林彪认为,“东北我军由于群众条件的不成熟,我甚难秘密地接近敌人,所遇敌又较强,非一打即垮。又由于敌铁道公路太繁,增援甚快,故甚难求得通常优越条件下各个击破的歼灭战。但为了打掉蒋军的王牌。为了降低敌人的猖狂,为了使我半生不熟的条件,成为完全成熟的条件,
--
FROM 222.241.144.*
虽然是南满最困难时期,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
1、背靠北朝鲜,伤员、医院和非战斗人员都可以转移;
2、金日成用火车皮送补给;
3、南满地形好,攻难守易。
陈云、肖劲光研究了林彪的电报,28日回电表示:“长白山区山高地险森林丛密,道路有限,人烟极少,粮食困难,有利于打运动战,利于防御战,尤以严寒酷冷攻难守易,我们准备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硬拼战。今天在敌人主力进攻南满情况下,我们领先前后两条战线的密切配合,以分散敌人回扯敌人,各个击破敌人,争取南满的坚持。我们对于硬拼战的方法很同意,在南满及东北作战,根据地不成熟,机动地区受限制,敌强我弱,紧迫压缩以及我军主力存在的条件下,事实上不得不拼掉几个棋子,改变力量。”
【 在 Queen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一时期是南满最困难的时期,
: 至少陈云跟肖劲光认为是南满最困难的时期。
: 部队已经有撤出南满,转进北满的打算,林彪也同意后撤,
: ...................
--
FROM 183.218.173.*
很正常,一路的撤退让部队的士气下降很大,如果这个时候部队还一味避战不敢打的话根据地就真没了。刘帅的大杨湖也是这种硬拼战干掉敌人的主力部队的。
【 在 chinesehero (Neo)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6年12月24日,林彪电告陈云、肖劲光:北满部队主力将到松花江南岸作战,以配合南满行动。在这封电报中,林彪提出了打“硬拼战”的新战术,即集中优势兵力,实行“一点两面”战术,以死打硬拼的精神拼掉敌人一部分。
: 林彪认为,“东北我军由于群众条件的不成熟,我甚难秘密地接近敌人,所遇敌又较强,非一打即垮。又由于敌铁道公路太繁,增援甚快,故甚难求得通常优越条件下各个击破的歼灭战。但为了打掉蒋军的王牌。为了降低敌人的猖狂,为了使我半生不熟的条件,成为完全成熟的条件,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4.*
FROM 139.205.194.*
想起了中原突围时的经验教训,光走不打的队伍散了,光打不走的队伍基本打光了,边走别打的队伍保存下来壮大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正常,一路的撤退让部队的士气下降很大,如果这个时候部队还一味避战不敢打的话根据地就真没了。刘帅的大杨湖也是这种硬拼战干掉敌人的主力部队的。
:
--
FROM 17.81.43.*
注意大前提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
FROM 116.246.26.*
对,后来在三路大军南下的时候外线作战除了刘邓基本要避战以外那两路也要适当歼敌,否则敌人会越来越猛,新根据地立不起来。
【 在 Merlion (鱼尾狮 ---虽然变化了很多,但还是家呀)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了中原突围时的经验教训,光走不打的队伍散了,光打不走的队伍基本打光了,边走别打的队伍保存下来壮大了
--
FROM 139.205.194.*
林彪提出的是只要胜算能有七成就可以打,他的三下江南一开始仅仅歼敌只有团营级别,但打的是新一军这样的队伍就能消耗对面的锐气。
【 在 sergio (风中清扬) 的大作中提到: 】
: 注意大前提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
FROM 139.205.194.*
中原突围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所在的地区是新区物质本来就少,伤员太多是很难养得起的,大部队的歼灭战基本做不到,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千余人能够灵活机动的小部队。
【 在 Merlion (鱼尾狮 ---虽然变化了很多,但还是家呀)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了中原突围时的经验教训,光走不打的队伍散了,光打不走的队伍基本打光了,边走别打的队伍保存下来壮大了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4.*
FROM 139.205.194.*
还是看领导能力和决心
“长江处处可渡,就看决心如何”,李人林这封电报里面,还是有着一些中原部队中层指挥员的怨气的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原突围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所在的地区是新区物质本来就少,伤员太多是很难养得起的,大部队的歼灭战基本做不到,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千余人能够灵活机动的小部队。
:
--
FROM 223.1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