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为啥就不事后,而是事先就能看出来没必要。
还不是对自己部队战斗力了解,就地就能解决问题。
才能做出最佳的战略判断。
同样是啃骨头,有辎重与根据地与没有可是天差地别,代价完全不一样。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大别山的形势看起来更有必要一些,但下江南道理上是一样的。
: 虽然从事后看,不下江南也可以,但这是事后,从战略的角度讲,下江南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 战略是扬长避短此消彼长的过程,刘邓,陈谢出外线和粟裕下江南一样,是发挥我军宽大机动优势,调动敌人,寻求战机,此消彼长,积累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条件。
: ...................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204.222
FROM 175.160.20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