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理解了,后面的慢慢看吧。
一个问题:所谓的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存不存在。
比如说资源,有些资源就是有限的。
比如说钢琴吧,某种木材,某几位大师,可能就能整出那么几台来。
所以这个是不是理想的状态,而实际总会有无法按需的内容,而这部分恰恰是分配的焦点?
【 在 xiaojoshu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从来都不是没有前提和目的的空荡荡一句话,这句话始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消除三大差别的思考,到哥达纲领批判批判喷薄而出。各尽所能的目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前提是劳动是人的本质需求。什么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回答的很清楚了,简而化之就是使人
: 颖黄鹊那恐评投薪夥懦隼矗槐匾蚧袢∩嫠璧谋匾钭柿隙恐评投鸦袢〉淖杂捎美词迪肿陨淼娜娑杂傻姆⒄埂T谑谷嘶毓槿说耐保匀灰不岜欧⒊龈叩纳Α
: 关于被迫强制劳动对人的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需求,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无论是第二国际派生的社民,还是shz,这都是最基本的发展和探索方向,在社民所zz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探索全民基本收入的落实,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告别被迫的强制劳动,是殊途同归的,
: ...................
--
FROM 219.2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