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看得很心疼,多好的姑娘,楼主已经结婚了,没结婚的话真的很想娶楼主,好好疼爱这么好的女生一辈子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VL-AN00」
--
FROM 120.244.40.*
我也是有弟女,我家也财产都是弟弟的,我成绩也还好,都是靠自己读书工作找老公。不过我妈也薅了我的给弟弟,转移支付,跟我哭穷,我给她的钱都攒着给了弟弟。我弟弟没家里帮衬肯定也讨不起老婆。但是小时候,我感觉自己在家里没受虐待,没有不受宠啥的,虽然我妈可能更疼弟弟,但对我也还好。父母对我们,整体都算慈爱吧。态度上没啥区别,除了金钱和劳动力的流向 T﹏T
--
FROM 114.253.245.*
看完了,你老公真是可怜,娶了个农村有弟女,几十万的把家里的钱往外送。
一边卖惨,显示童年的伤害,另一边大方对你爸妈感恩戴德,很享受这种给钱带来的快感啊。你根本不需要别人同情或者治愈童年的伤害,真受伤的人,不是你这个样子。你皮实得很、坚强得很,只是卖惨示弱填补内心的空虚而已。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117.143.47.*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执念
父母有,你也有,普通人都有
舍得,这两个字真是奇妙
因为想得,所以执念,因要舍,也有执念
真正舍得,也许是离开或真失去后的 习惯和忘却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Pro Max」
--
FROM 114.254.57.194
我一直觉得不要改变父母。他们已经几十了改变不了。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理解,包容,做自己。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哪个词有问题,只好重发一下。:长贴慎入,先上个摘要吧。:题主是85后女性,生于江西农村,后因为学习勤奋刻苦、认真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88.17.*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了,不仅是重男轻女的观念问题,而是父母本身有爱无能的部分,情感无能,让他们只能更爱自己。更爱自己的时候,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围着自己转的,天经地义的,女儿的善意就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但根本没有存在感的。怎么可能反思自身是错的呢?
忍不住为您点个赞,以前也模糊地意识到,但没有那么清晰。确实问题的核心是爱无能。证据有很多,弟弟也是打压下成长起来的,我是您说的意识到恶会远离,他一直生活在暴虐之下。指责谁是最肤浅的说法,惟愿我的表达能让人更多地反思何为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情以及家庭应有之意。
--
FROM 101.87.177.*
愚昧无知的上一代父母见太多了,生真不是恩,可能只是讨债鬼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117.143.31.*
有这个道理,无论什么关系,有些人和人的缘分就那么多。往好了想,你家没有因为重男轻女,不供你读书(别说你学习好,学习好也不供的大有人在),也算万幸。。。。。至于缘分,看淡,放下,才能自救。
虽然你原生家庭一言难尽,但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后天组建了非常令人羡慕的小家庭,那就用后天的光和热温暖自己吧!
说得再残酷一点,你学习好有好工作,自己和丈夫都能赚钱,而且在他们看来还是大钱,而他们金娇玉贵的儿子却没什么本事,其实他们是恨你的,恨你这个多余人竟然享了他这个正主的福。有些父母就是这样的,偏心眼偏到天边儿。。。。。
一个人的认知是时代和环境决定的,他们改不了的,别为他们的认知买单,祝你幸福!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哪个词有问题,只好重发一下。长贴慎入,先上个摘要吧。题主是85后女性,生于江西农村,后因为学习勤奋刻苦、认真对待工 ...
--
FROM 115.171.23.*
还有一句话,有一个朋友家是北方城市的,北方相对没那么重男轻女吧,她还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也很爱他,学这学那的。。。。但是快四十岁的时候,她和我说,其实他父母十分重男轻女,她小时候喜欢画画,但是他父母不让她学画画,而是让她学弹琴,就因为学画画的地方远学弹琴的地方近,接送不方便。。。。。后来她生孩子是个儿子,老两口那宝贝的,终于扬眉吐气人生得到了救赎
她爸爸是高铁电气工程师,妈妈是国企会计。。。。所以你看,几乎每个女孩子,都没有被百分之百爱过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哪个词有问题,只好重发一下。长贴慎入,先上个摘要吧。题主是85后女性,生于江西农村,后因为学习勤奋刻苦、认真对待工 ...
--
FROM 115.171.23.*
看着楼主的事情,挺为其难过的。放弃对别人的期待,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117RK66C」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