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治疗实践和中药没有兴趣,不过我可以提醒一下,你说的:
“其中的治疗学和药理学内容可以进入科学验证体系”
固然是事实,但仍应进一步详述
“可以证伪”不等同于“已经证伪”(中医理论则是连“可证伪”的要求都达不到)。事实是中医药物和治疗都要经过循证医学证明,才能进入科学体系。没有循证医学证明的中医药物和治疗就是“未经证伪”,和中医理论一样,仍是伪科学
以中药来说,所有中药都要进行疗效统计,包括病例数,治愈数,改善数,以及主要副作用,都要有明确统计数据,因为统计数据就是中药的证伪。绝不允许以所谓“复方”的说辞逃避疗效统计,因为所谓“复方”跟西医多药联用没有区别。一定要使用没有疗效统计的中药,就要明确注明为同情用药。
如果要执行FDA的标准的话就更严格:有效成分,分子结构,药代理学,统统要搞清楚。目前没有任何一例中药通过了FDA认证
我只是提醒一句,类似问题我不关注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外国AI的回答。也符合我的认识。中医的诊疗是一套经验集合,可证伪;但是背后解释的理论基础不可证伪。
: 类似我前文提到的,24节气可证伪。但是24节气背后如何用理论解释? 如果用经纬度、地形、大气运动解释,这就是可证伪的。如果用阴阳五行,这个就难以甚至不可证伪了。
: 下面是Ai回答
--
修改:jxchen FROM 120.244.166.*
FROM 120.24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