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追求普适性的规律,但不追求用唯一的方法论唯一的理论来解释世界。你太教条主义了,只要可以合理解释事物就是科学的,直到解释不了了就换个理论解释,比如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或者空气氧化替代燃素理论。统计学和双盲理论也都是科学,只要可以合理解释世界的都是科学,而不应该拘泥于具体的理论,否则就陷入你自己设定的圈套了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作为一种分解的方法论,其核心在于将复杂系统拆分为孤立的、可控制的变量,在受控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和观察,以探求其背后的因果机制。然而,正是这种“分解”和“控制”的特性,使其在应对某些问题时存在固有的边界。
: 首先,科学方法难以处理具有极高复杂性和内生性的系统。在这类系统中,要素之间存在着海量、非线性且动态变化的相互作用。当试图将其分解为孤立变量时,系统最关键的整体属性和涌现行为便会消失。例如,在宏观经济学中,试图在真实社会中设置一个完全受控的“对照组”来检验某项政策几乎不可能,因为社会是一个持续演化的复杂有机体,无法被真正“分解”而不改变其本质。
: 其次,科学方法在面对历史性、唯一性的事件时,其解释力是有限的。科学追求普适性的规律,但某些事件,如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或一次特定陨石撞击对地球生态的具体影响链条,它们发生在不可复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可以用科学原理去分析其可能的过程,但无法通过重复实验来确证其唯一的、真实的因果路径。科学能告诉我们“可能如何发生”,但很难百分百地断定“就是如此发生”。
: ...................
--
FROM 219.23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