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个人认为:低利率时代,应该放弃任何纯固收产品
最近两天在论坛上看到好几个帖子,有感而发,供大家参考。
早点抛弃银行理财吧,我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买任何银行理财。因为净值化以后,银行理财没有任何优势,公募基金买卖债券是免所得税、增值税的,银行理财没有这个政策优势。很多银行理财实际上底层也是买券商资管或者公募基金,相当于银行理财挣了个二道贩子的差价。另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到1.7%附近,也就是说银行理财的长期收益最多就是1.7%,但是你还要忍受巨大的波动。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债券就会跌,银行理财会跌;股市好,债券也会跌,银行理财也会跌。总结起来,现在就是低利率高波动的阶段,买任何纯固收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和债券公募都会很痛苦。
两条路,一条就是买存款或者券商收益凭证,大概一年也就1.7%左右的利率,还有就是挂钩各种标的的结构化存款或者券商收益凭证;第二条路就是买固收+衍生品的产品,比如最大亏损2.5%以内,大概率收益在7%左右的固收+雪球期权产品,本质上就是98%的固收理财+2%的场外期权(挂钩中证1000指数)。
利益相关披露:本人在券商工作。
--
FROM 61.242.135.*
是这个道理
【 在 hanhanda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两天在论坛上看到好几个帖子,有感而发,供大家参考。
: 早点抛弃银行理财吧,我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买任何银行理财。因为净值化以后,银行理财没有任何优势,公募基金买卖债券是免所得税、增值税的,银行理财没有这个政策优势。很多银行理财实际上底层也是买券商资管或者公募基金,相当于银行理财挣了个二道贩子的差价。另外,十年期
: 找媛室丫1.7%附近,也就是说银行理财的长期收益最多就是1.7%,但是你还要忍受巨大的波动。
: ...................
--
FROM 76.247.21.*
确实如此
--
FROM 117.32.139.*
【 在 hanhanda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两天在论坛上看到好几个帖子,有感而发,供大家参考。
: 早点抛弃银行理财吧,我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买任何银行理财。因为净值化以后,银行理财没有任何优势,公募基金买卖债券是免所得税、增值税的,银行理财没有这个政策优势。很多银行理财实际上底层也是买券商资管或者公募基金,相当于银行理财挣了个二道贩子的差价。另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到1.7%附近,也就是说银行理财的长期收益最多就是1.7%,但是你还要忍受巨大的波动。
: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债券就会跌,银行理财会跌;股市好,债券也会跌,银行理财也会跌。总结起来,现在就是低利率高波动的阶段,买任何纯固收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和债券公募都会很痛苦。
: ...................
--
FROM 117.32.139.*
购买固收产品的绝对金额是很高的
这些资金都去转买将是另一番天地
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趁着那么多人还在买固收,LZ偷着乐吧
【 在 hanhanda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两天在论坛上看到好几个帖子,有感而发,供大家参考。
: 早点抛弃银行理财吧,我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买任何银行理财。因为净值化以后,银行理财没有任何优势,公募基金买卖债券是免所得税、增值税的,银行理财没有这个政策优势。很多银行理财实际上底层也是买券商资管或者公募基金,相当于银行理财挣了个二道贩子的差价。另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到1.7%附近,也就是说银行理财的长期收益最多就是1.7%,但是你还要忍受巨大的波动。
: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债券就会跌,银行理财会跌;股市好,债券也会跌,银行理财也会跌。总结起来,现在就是低利率高波动的阶段,买任何纯固收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和债券公募都会很痛苦。
: ...................
--
FROM 140.210.152.*
楼主发个代码我研究一下
--
FROM 121.33.204.*
第二条路“固收+衍生品的产品”如何购买?
--
FROM 115.193.174.*
第二条在券商那买?有推荐吗 学习学习
--
FROM 223.104.39.*
银行理财就是存个活钱, 谁大额的买哦
--
FROM 124.126.128.*
部分券商有。
【 在 rhodiola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二条在券商那买?有推荐吗 学习学习
--
FROM 61.24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