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这段话说了啥,你给翻译翻译?
他说了杀毛文龙是为了议和?
钱龙锡的自辩很明白的透露了一个信息,
是袁崇焕在去辽东之前,就公开的对大明内阁声明了自己对待毛文龙的策略
“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去”
所以对毛文龙不当用则去,是一条对大明高层公开的,没有任何的隐瞒的执行策略
而没有任何大明高层从内阁到皇帝对“不当用则去”表示反对或不允许。
这叫什么?这叫朝廷共识。
而诛毛文龙之后,钱龙锡说“文龙功罪”是“朝端共知”
什么是朝端共知,就是再次背书了这一共识
如果诛毛是为了议和,那只能说大明朝廷从一开始就打算议和
如果说诛毛收权是平定辽事的必要步骤,
那说明大明朝廷从一开始就同意必要情况下诛毛以利平辽
【 在 jin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龙锡奏辩,言:“崇焕陛见时,臣见其貌寝,退谓同官‘此人恐不胜任’。及崇焕以五年复辽自诡,往询方略,崇焕云:‘恢复当自东江始。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去之易易耳。’迨崇焕突诛文龙,疏有‘臣低徊’一语。臣念文龙功罪,朝端共知,因置不理。奈何以崇焕夸诩之词,坐臣朋谋罪?”又辩挑激大寿之诬,请赐罢黜。帝慰谕之,龙锡即起视事。捷再疏攻,帝意颇动。龙锡再辩,引疾,遂放归。时兵事旁午,未暇竟崇焕狱。
:
--
FROM 114.2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