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解决
宋朝的命理典籍极重视五行的有气或者无气。年柱或吉星有气,其命局往往富贵;年柱或吉星无气,其命局往往贫贱。五行有气无气,又分为得令、得地、得势。得令就是五行得月令生助,得地引到四个地支为长生冠带禄旺等,得势是地支通根且得天干或者纳音生助。其中,宋人对月令并不重视,认为月令对于贵格不重要,主要标准就是查年柱之五行有气无气。
有的宋代命书以年柱纳音为身,有的则以年干、 年支为身,还有的则以年干所属真五行为身。比如年柱甲子,其纳音五行为金,天干正五行为木,地支正五行为水,其真五行为土。 哪个才代表命主自己呢?不同术士推算的结果必然千差万别。
禄命术要持续发展,必然需要解决这些矛盾之处。于是,南宋后期子平术横空出世,结束了上述的纷争。子平术以直接明了的正五行来推算,避免了其它方式在推命中产生的矛盾,所以成为了时人的选择并流传下来。
南宋末年,徐大升撰写的《子平三命通变渊源》问世,标志着子平术的诞生。徐大升就是徐子平吗?历史上还真有人弄混淆了,但根据各方考证,徐子平应是生活在南宋前期,是子平术的早期创始者,徐大升则是生活在南宋晚期的子平术继承人。元代以后,徐子平名声开始大涨,已逐渐开始取代李虚中在禄命术的地位。到了明代,经过各方渲染,徐子平更是在业内成为独步古今的禄命学一代宗师。
于是,自子平法大行其道后,纳音论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然,这里并不能说纳音法就不如子平法准确,很难说谁比谁更好,只不过在这个历史关口,朱元璋与陈友谅也必须得决出雌雄了。
另外,也有人认为是历史上门阀政治转变导致社会变化,引起论命方式的变化。年干代表祖上,门阀时代祖上好自己就好。科举制度之后,寒门也能出贵子,年干也不那么绝对了,于是论命也逐渐由年向日转移了。由此可见,禄命术完全就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永恒正确的命理解释。
--
修改:W13161859979 FROM 111.201.228.*
FROM 111.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