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反驳放水言论
那么具体怎么操作来放水呢?
首先财正部印一张纸,叫正负债券,上面写了10个亿和偿还期限,由正负信用担保,到期连本带利偿还。银行购买这张纸,把钱给财正部。财正部把钱往下发,有的是众阳负责的基础建设、研究、公共事务等。有的是给地方正负,地方进行工程建设,购买设备、雇佣员工、偿还旧债或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各行业公司机构承包这些项目,从中赚钱,发工资给员工。员工有钱了以后,进行日常的消费投资。这就是中国的至上而下的放水过程。懂了吧?
【 在 SMA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国债属于对冲资金,不是增量资金,是新债还旧债的一种模式,因此发行多少国债都不属于放水。
: 关于放水导致资产涨价说,讲个最通俗易懂的逻辑:银行放水是不是需要老百姓从银行贷款,这个水才能放出来,然后老百姓再拿贷出来的款(从银行接的水)把资产价格买起来,这样才有能推高资产价格。
: 现在中国居民负债率高达65%(接近70%的死亡边界线),整个信贷扩张周期已结束,已进入全民还债期(专业讲叫资产负债表修复期);再则经济下行导致大面积失业降薪,即便放水,谁接水?用你的嘴去接吗?其次,高层早已明说不会再大水漫灌,因为再大的水都无济于事了,只会把庄稼弄死,其中的道理还不够简单吗?很多人的脑子停留在2016年永远转不过弯,这些人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搞不清楚,属于思维层次、认知维度最低的群体,一直当韭菜接盘侠也就不足为奇了。
--
FROM 221.216.116.*
“
首先,国债属于对冲资金,不是增量资金,是新债还旧债的一种模式,因此发行多少国债都不属于放水。”
你这个首先是哪里来的?新增发国债在除了要置换地方到期债务的同时,还要为新增建设项目做预算资金。
【 在 SMA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国债属于对冲资金,不是增量资金,是新债还旧债的一种模式,因此发行多少国债都不属于放水。
: 关于放水导致资产涨价说,讲个最通俗易懂的逻辑:银行放水是不是需要老百姓从银行贷款,这个水才能放出来,然后老百姓再拿贷出来的款(从银行接的水)把资产价格买起来,这样才有能推高资产价格。
: 现在中国居民负债率高达65%(接近70%的死亡边界线),整个信贷扩张周期已结束,已进入全民还债期(专业讲叫资产负债表修复期);再则经济下行导致大面积失业降薪,即便放水,谁接水?用你的嘴去接吗?其次,高层早已明说不会再大水漫灌,因为再大的水都无济于事了,只会把庄稼弄死,其中的道理还不够简单吗?很多人的脑子停留在2016年永远转不过弯,这些人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搞不清楚,属于思维层次、认知维度最低的群体,一直当韭菜接盘侠也就不足为奇了。
--
FROM 221.216.116.*
d
--
FROM 111.207.31.*
故意压制?是根本还不上了好吧?再加债连利息都还不上了
【 在 adhe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小本子小美子比,我国的负债率这几年故意压制,要的就是这个时候用,这都看不明白,属于基本经济原理都不懂
: 10万亿小作文都传了这么久了还不信,落地必然推高资产价格
:
--
FROM 111.207.31.*
新增的债,利息还得上吗?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
: 首先,国债属于对冲资金,不是增量资金,是新债还旧债的一种模式,因此发行多少国债都不属于放水。”
: 你这个首先是哪里来的?新增发国债在除了要置换地方到期债务的同时,还要为新增建设项目做预算资金。
--
FROM 111.207.31.*
利息已经降了,10年国债利率才2.11%了,通涨如果超过2.11%借钱就是赚钱
【 在 renre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增的债,利息还得上吗?
--
修改:ffever FROM 101.6.65.*
FROM 101.6.65.*
20多年前是什么制度?现在是什么制度?姓什么的问题都搞不懂?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想,中国老百姓开始贷款是什么时候?是房地产市场化大规模推广的时候,距离现在不过20多年,在此之前老百姓没法贷款,国家就不放水么?这个逻辑很简单吧。所以说,放水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
FROM 111.207.31.*
利息不还?人民币兑不了美元?买不了黄金?
【 在 InnocentGre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好说。
: 我国的体制决定了负债无上限,70%也好,120%也好,都是数字而已。
--
FROM 111.207.31.*
2.11%也得还,问题是超不过呢?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利息已经降了,10年国债利率才2.11%了,通涨如果超过2.11%借钱就是赚钱
:
--
FROM 111.207.31.*
超不过继续借钱花出去,直到超过为止
【 在 renre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2.11%也得还,问题是超不过呢?
--
FROM 10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