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也秀一下二线城市的生活
我的观点呢,其实就是算一个数学期望。
在一线城市,唯一作用就是下一代也在一线的话,积蓄的底子可以厚一些。
在二线城市,唯一的劣势就是下一代去一线,积蓄的底子不够厚,孩子买房压力大。
现实情况可能是,一线的二代留在一线的可能性为90%+,那从这一代开始就需要为下一代留一线做准备,表现就是不敢多生,要留钱买房。同时,本身这一代的住宅条件也相对二线差距比较大。所以,在不实现阶级跃升的情况下,大概率这一代和下一代,都要承担一线的压力和差体验。
二线的二代去一线的可能性也就10%,也就是90%概率不需要为孩子以后房子有多大压力,看现在的情况就是,二线房子并不难买,以后也不会难。就可以从这一代开始,就压力更小,生活更优质,甚至可以有条件留下更多后代。这种情况下,大概率这一代和下一代,都是可以压力更小,品质更优的生活。甚至因为多生了一两个孩子,自己孩子成才实现家庭阶级跃升的概率也大了一点点。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线城市,下一代的选择更多,可以选择留京,也可以去二线,本身有户口,家庭资产也更多;二线城市,下一代,可以选择留二线,但万一要去一线城市发展,那就苦了。但下一代在哪工作,谁能知道呢。所以没必要秀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 ...................
--
FROM 1.119.141.*
那是因为我们做到了一线城市的头部位置,才有这种底气,二线城市头部那些,比如楼主那样的,儿女去一线也不会比在一线非头部的那些家庭难。所以比较要类似前提比。
按你说的,一线可以轻松去二线享受,二线去一线想获得同样品质生活就得更苦,那哪个更好呢?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你的孩子,选择比lz的孩子要多,留京自动有户口和车牌,也可以随时去二线。lz的孩子以后去一线,就会辛苦一些。
--
FROM 106.120.107.*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意思也不是lz,武汉这种城市,中产150p还是合理的。我不是用楼主套内200p和北京中产对比。
:
从统计的角度看,北京人均居住面积33平,武汉是36平,你这个假定站不住啊
--
FROM 111.203.168.*
【 在 NIJIU4JIMM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我们做到了一线城市的头部位置,才有这种底气,二线城市头部那些,比如楼主那样的,儿女去一线也不会比在一线非头部的那些家庭难。所以比较要类似前提比。
: 按你说的,一线可以轻松去二线享受,二线去一线想获得同样品质生活就得更苦,那哪个更好呢?
:
: ...................
留在一线挣钱啊,像你这种情况,万一孩子不离京,你不是还得回来带孩子吗
--
FROM 111.203.168.*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呢,其实就是算一个数学期望。
: 在一线城市,唯一作用就是下一代也在一线的话,积蓄的底子可以厚一些。
: 在二线城市,唯一的劣势就是下一代去一线,积蓄的底子不够厚,孩子买房压力大。
: ...................
你直接假定北京就只生一个,武汉就生两个,你先看看两个地方的人口出生率不行吗,别拍脑袋就说
--
FROM 111.203.168.*
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平均数可能会被很多脏数据搞得没什么参考性。可能top 20%分位的数字,更代表中产一些吧。
或者从另外一个维度推测,武汉平均房价1.1w,北京5w,武汉人均收入4.7w,北京8.5w。武汉的人均收入可以买4平米+,北京人均收入买不到1.6p,购买力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统计的角度看,北京人均居住面积33平,武汉是36平,你这个假定站不住啊
--
FROM 1.119.141.*
出生率角度,最近查到的数据,北京是千分之5.6,武汉8.4。
确实到不了2倍。但从养育成本,住房面积上面讲,在主观意愿想生二胎的情况下,还是武汉更容易一些。北京容易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住房面积,给下一代的积蓄压力等,不敢生。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直接假定北京就只生一个,武汉就生两个,你先看看两个地方的人口出生率不行吗,别拍脑袋就说
--
FROM 1.119.141.*
那就还是要看怎么定义品质。每个人注重的点差异很大,人在二十岁和五十岁,对于品质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人在四十五岁之后,可能对于吃、养生、家居环境、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等因素看重更多,那对于这个人来说,品质就跟他关注的因素密切相关。
至少在三十-四十岁这个年纪,我自己评估我的事业还有一部分上升空间,所以我会选择留在一线,而不是选择降薪一半去二线城市住更大的房子。也许我到了您这个年纪,想法会发生变化,这也很正常。所以您可以回头看看为啥您在三十多四十来岁的时候留在北京发展没有去二线,不也一个道理。
【 在 NIJIU4JIMMY 的大作中提到: 】
: 60平不是我说的,即便是120平,大概率也得小一千万,十年收入,比武汉这位的面积小位置差,这也是差异。
: 在一线挣百万,到二线估计挣不到,,但假如挣一半就能买相同品质面积甚至更好的房,还能随意买车,工作压力还可能更低,那不更说明二线的生活品质也很好么?
:
: ...................
--
FROM 111.193.236.*
教培太牛了
--
FROM 192.102.205.*
在北京最好的年华蜗居在60-100平的老破小里,人家立刻马上现在新房200平,收入差不多。即便未来同遭遇下岗或同遭遇降薪。人家起码比你早很多年享受到了城市金字塔头部的富贵了。
为了等退休熬未来那么多年蜗居脏乱差且不说延迟退休的事。就当65岁退吧。那未来20多年生活质量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要气候没气候……
不管从现在还是不可预知的未来还是过去,只要不是城市头部其实生活品质都很拉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e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其实很难比较。租200平房子住的人,和买了60平自己房子的人,都会说:自己的生活品质更高。。。这个有时候就是个选择。很多在一线的人着眼的是平台机遇和圈层质量,而不完全是当下。并且如果以退休时可支配的绝对财富积累作为标准,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平那还是远高于二三线的。北京有不少人搞到了千万以上的财富,大可以选择退休时到二线或移民生活啊。现在不去不代表去不了,而是有选择主动权而已,拼了半天,有时不就图个选择主动权多一些吗。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