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稿就开始和出版社接触,faint,说来说去不就是这个事儿嘛
这叫你从出版社接的活儿吗?
我说得够清楚了,本来出版社是和另外一个人约的稿,结果到稿子出来
才知道中间又多了一个人,——就是你,而且稿件质量不高,
当然比较恼火。后来生出一系列事情,可想而知。
而且你的稿子改了几次,还是达不到出版要求。
最后只得找人再作技术审校。
这中间有一个对你逐步了解的过程,本来这个过程应该在确定作者的初期
完成的,但是那时根本没有你。
比如说让你好好改,50块钱每千字没问题,但是改到最后发现你的稿子却只能
那个样子……其实这一切的根源出在最开始,你不要以为“最开始”是指你交初稿的时候。
你最开始是从谁那里接的活儿,应该去找他。
出版社其实能跟你直接打交道,或者说没有因为译者这方违背约定而不要稿件,
已经是出于种种考虑了。
懒得多说了。
【 在 auking (我爱gogo)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是这个活儿并不是你直接从科海接的,而是转手的“ 我从初稿开始就和出版社开始打交道。
: “**这也是你没有合同的原因。和接活儿的那人可能也没有合同,但是那是有合作关系的
: 老译者。“ 你强调我没有合同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和科海打交道,没有合同你就自认倒霉吧。
: “**前面已经说了,50/千字,不是给你说的。“
: 你和夏非彼没有沟通好就来替她说话。我们见过一次,我说了50/千字,当时她也同意。
: “**“后来她说没问题了”,这里可能双方存在沟通上的问题。“
: 我已经说过我是修改完一章,编辑说没问题了之后才开始修改下一章,不知道你说的沟通上的问题指什么?难道是他们说有问题,我看成没问题了。
: “**描述过程不在于文笔,而是你隐匿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一是:你是转手而不是
: 直接从出版社接的活儿,这个并且是后来才被出版社得知;第二是你的稿子质量确实不怎么样。“
: 细节一:如上所述:我们见过一次,我说了50/千字,当时她也同意。这和直接接活有什么区别?
: 细节二:下面说
: ...................
--
修改:DreamPop FROM 220.113.20.*
FROM 220.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