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本立,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黄本立从岭南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2年担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1986年调入厦门大学工作,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89年在中国国内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 。
黄本立主要从事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研究 [1] 。1957年第一个创立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196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1991年其小组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2000年发表了不用一氧化碳的镍蒸气发生法 [2] 。
中文名 黄本立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25年9月2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岭南大学 主要成就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 《黄本立院士论文选集》 籍 贯 广东新会
人物经历编辑
黄本立
黄本立(4张)
1925年9月21日,黄本立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
1940年,15岁的黄本立孤身一人赶到广东坪石求学 [3] 。
1945年10月,黄本立进入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就读,在校期间获得了岭南大学当年的物理系成绩最优奖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捐赠的国际学生奖学金 [3] 。
1949年1月,黄本立因病休学,并与次年3月毕业。
1950年3月,黄本立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1950年—1956年)、助理研究员(1956年—1978年)。
1978年,黄本立晋升为副研究员,并担任分析化学研究室副主任。
1980年,黄本立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至1986年)。
1982年,黄本立晋升研究员,并担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
1984年,黄本立获批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1986年,黄本立为了响应中国科学院关于支援特区建设的号召,应厦门大学时任校长田昭武院士和吴存亚教授之邀来到厦门大学任教,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1993年11月,黄本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2005年,黄本立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是配合东北地区重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展光谱分析研究,当时没有专业设备,没有研究场所,他在地下室翻出一台废弃的小型摄谱仪,修理调试之后,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的光谱分析法,并把其推广到工厂去。
1952年起,黄本立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去。他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电花激发光源,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
1955年,黄本立转向了矿石矿物分析,发展并改善了中国国外常用的一种半定量方法——“数阶法”,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中国国内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1957年,黄本立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
1975年,黄本立从事新型光源感耦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使用样品量和一般的雾化器一样、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并使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
1986年,黄本立调厦门大学工作后,重新建立起一个原子光谱实验室,他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到了一台原子荧光仪,黄本立和学生就挤在一间小屋中,利用这台仪器开始做实验。当时的实验仪器脉冲功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验需求,黄本立指出,应该通过增加线光源的瞬时发射强度来改进仪器。之后,他们又将这一技术改进后应用到短脉冲Grimm辉光放电离子源-质谱仪器上,获得了成功,这一技术成果获得了福建省200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
FROM 42.8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