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九,男,汉族,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 [1] 。
1941年,陆元九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深造;194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仪器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1954年,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主持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1968年,调到航天工业部门工作,历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担任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5]
陆元九主要从事惯性器件及惯性导航研究和航天工程控制问题的研究。 [6]
中文名 陆元九 外文名 Yuan-jiu Lu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出生日期 1920年1月9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主要成就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 《陀螺与惯性导航原理》 性 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编辑
1920年1月9日,陆元九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31年,进入安徽省立第八中学读初中,在初中毕业后,考取了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1937年11月,在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学习。
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45年,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从重庆飞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印度加尔各答,在此等了两个月的船,最终到美国,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并选择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开设的仪器学专业,成为德雷伯教授的首位博士生。
1949年1月—1954年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并毕业,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在此期间先后被聘任为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和研究工程师。 [2-3]
1954年1月—1956年4月,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
陆元九院士
陆元九院士(8张)
1956年6月—1968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1月—1978年1月,在航天工业部502研究所工作。
1978年1月—1983年1月,担任航天工业部13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
1982年,担任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
1984年1月,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4-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
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即确定采用以新型支承技术为基础的单自由度陀螺构成平台—计算机方案。
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并在型号工作中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陆元九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还极力主张改善试验条件和设施,以便研制高精度惯性仪表。
1982年,陆元九作为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力主统筹规划,明确各研究单位的发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他明确提出:应用于运载火箭的惯性器件应突破铍材应用、动压马达等技术关键;应用于战术导弹的惯性器件要解决快速启动、末段导引等技术;应用于卫星的惯性器件则要突破长寿命技术。 [2]
陆元九参加中国科学院早期探空火箭、人造卫星以及一些战术导弹的控制研制工作,参加多种导弹卫星的论证方案、飞行试验数据分析等工作;主持开展了飞行器自动控制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惯性器件及测试设备的研制,稳定系统研究,惯性制导系统研究,液压、气动执行机构和红外光学敏感技术研究等
--
FROM 42.8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