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问如何能够快速涨球?
最近几年,感觉一直在原地踏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我太想进步了,求高人指导!
--
修改:hu196927 FROM 111.20.63.*
FROM 111.20.63.*
附件(3.1MB) 乒乓多球训练.mp4想听真话的话,那么,快速和涨球本身就是矛盾的。“快速”是涨不了球的。业余层面,基本功就是一切。借用张继科的话:“他收学员,最少要三个月的课,短于三个月的课不收(假期练球除外),而真正能得到比较坚实的收效的,需要六个月到一年。否则他教的那些东西你都记不住。”当然他那个班都是基础特别高的。我估计一般球友,怎么也得来个一个月左右的特训,针对某一门基本功来说应该是有效的
【 在 hu1969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年,感觉一直在原地踏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我太想进步了,求高人指导!
--
修改:profscorp FROM 117.129.54.*
FROM 117.129.54.*
录一段看看
【 在 hu1969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年,感觉一直在原地踏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我太想进步了,求高人指导!
--
FROM 120.36.232.*
感谢!说说我的情况吧,左推右攻,正手弧圈球,积分1750左右,也有教练指导,教练一直建议我改直拍横打,还在犹豫要不要改。目前主要问题有几个:一是吃发球,尤其是两个大角的急长,看不出上下旋,还有勾手,老是误判。二是还原慢,没有连续
【 在 profscorp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听真话的话,那么,快速和涨球本身就是矛盾的。“快速”是涨不了球的。业余层面,基本功就是一切。借用张继科的话:“他收学员,最少要三个月的课,短于三个月的课不收(假期练球除外),而真正能得到比较坚实的收获的,需要六个月到一年。否则他教的那些东西你都记不住。”当然他那个班都是基础特别高的。我估计一般球友,怎么也得来个一个月左右的特训,针对某一门基本功来说应该是有效的
:
--
FROM 223.104.204.*
只能上传5M附件,怎么录?
【 在 ideal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录一段看看
:
--
FROM 223.104.204.*
报班!
【 在 hu1969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请问如何能够快速涨球?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5 16:31:55 2025), 站内
:
: 最近几年,感觉一直在原地踏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我太想进步了,求高人指导!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1.20.63.*]
--
FROM 101.228.109.*
在本地报吗?国内有哪些性价比高的业余成人培训?
【 在 jxt 的大作中提到: 】
: 报班!
:
--
FROM 223.104.204.*
推挡和横打,是两个体系了,这要练就得从长计议了,这个过程我怀疑不亚于直接改横板。不得不说推挡确实已经落后了,看你的实际情况了,周围还有推挡大神吗?
继科有个学员就是打横打的,继科让他用横板试试,无缝连接。所以横打和横板之间的区别可能比横打和推挡之间的区别要小不少。
您有教练,那不是很方便吗。像还原这种,注意练习脚步的到位。
急长的接发是有点难,反手接更难。急长会压缩你的摆臂空间,注意下上升期试试
【 在 hu1969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说说我的情况吧,左推右攻,正手弧圈球,积分1750左右,也有教练指导,教练一直建议我改直拍横打,还在犹豫要不要改。目前主要问题有几个:一是吃发球,尤其是两个大角的急长,看不出上下旋,还有勾手,老是误判。二是还原慢,没有连续
: 钡比凰歉霭喽际腔√乇鸶叩摹N夜兰埔话闱蛴眩趺匆驳美锤鲆桓鲈伦笥业奶匮担攵阅骋幻呕竟此涤Ω檬怯行У
--
修改:profscorp FROM 117.129.54.*
FROM 117.129.54.*
首先搞清楚高手和低手之间的水平到底差在哪儿,是解答如何涨球的唯一前提。
其次,看明白了四个方面的差异,就要意识到,要想涨球,就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可以不齐头并进,但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最后,这四个方面想哟得到提升,需要的是一定时间和强度的系统训练,很难短期内快速提升。
最后的最后,如果剑走偏锋只选一项的情况下,先看各种发球视频,琢磨明白制造各种旋转的原理,然后苦练发球及发球后的抢攻,练成“一招鲜”所花的时间,可能会远少于在四个方面都取得突破,但这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间和强度。
以下四个方面是一般玩家和高手之间存在的巨大系统性差距。
神经反应速度,神经反应效率、肌肉与关节运动的速度和精度、认知决策模式
第一是神经反应速度的差异犹如鸿沟。
简单反应时(实验室条件)职业选手:180-220ms 业余爱好者:250-350ms 。差距:70-130ms(相当于球速20米/秒时,做出同样判断的情况下,乒乓球向前多飞行了1-2米远)。
基于实验数据和实战场景的神经延迟,在开局等实战情况下,职业运动员和业余球友之前的反应差异如下:每板球多获得0.5-1.2米移动准备时间,多15-25°的拍形调整余地,多30-50%的旋转判断准确率。
第二是神经反应的方式不同导致效率差异明显。
一是判断时间节点提前。职业选手依赖模式识别,依据对手挥拍轨迹、站位习惯等,提前100-200ms启动反应和判断,并做出对应回击动作,业余选手多依赖球过网后的神经反应(被动应对)。实验数据:职业选手发球旋转判断准确率(85%)vs 业余(35%)
二是神经资源分配。业余者击球时大脑广泛激活(前额叶过度参与),职业选手仅需脊柱神经-小脑通路-对应肌肉的运动神经的局部激活(下意识肌肉记忆自动化处理)。
第三是肌肉控制与关节运动的精度和速度差异。
动力链协调,职业选手的蹬转收动作误差角<5°,业余者常>15°(导致能量传递效率差30%以上);精细肌群控制,比如腕部微调速度,职业选手可达500°/s(制造旋转),业余者通常<200°/s;对落点控制的空间误差,职业选手落点控制标准差<15cm,业余者>40cm。
第四是认知决策模式,也就是技战术调节和错误修正速度
这是开局比赛中,基于技术能力对有效战术进行选择的能力,有人也称之为阅读比赛能力。优秀的职业选手在1-2个回合内调整策略,业余者需要5-8个回合,甚至在整场比赛中都无心也无力做出调节。
--
FROM 119.146.243.*
有自己的击球逻辑
我从1300/1400慢慢涨到1600,支撑我的就是这一点
【 在 hu1969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几年,感觉一直在原地踏步,打不过的还是打不过,我太想进步了,求高人指导!
--
FROM 111.2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