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词,有些严肃啦,其实也算是killing time。我在BBS诗歌版上曾经坚守了十几年
;2018年以后通过在水木文学版发起水木文学奖、花了几年时间搞天天诗歌奖、天天AR
T小程序,就和BBS以外的诗人们有了接触;我最近就在重整自己在诗歌上的一些思路,
汇总下。
首先,我自己的状态是:近两年写的明显少了。写诗这个事情,首先是发自内心的;可
能就和烧水类似,必须要水温到100度才会沸腾;内心的情愫也是要到一定阈值才会有诗
歌发生。另外,我已经请河南元诗歌公益基金将我以往的诗作、评论帖以及随笔(包括
散文诗、小小说)非正式印制一百套(一套六册,其中四册为诗作),也算是一个了结
。之前我在出版自己的诗集这个事情是反复犹豫。
诗歌的生态,本来就是“稀疏”的(有些类似于大型稀疏矩阵,抱歉,我是使用了一个
数学名词)。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这种稀疏,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好的诗歌作品是
稀缺的,无论是古典时代还是当下。另外,大多数对于诗歌的看法都是谬误或虚假的成
见,并且会形成一些漩涡,将大多数诗人和读者吸进去。
自商品经济繁荣以来(中国的明代,商品经济就很繁荣了,所以明代民间的各类出版很
活跃),一方面不断有人感慨诗歌的边缘化,但同时诗集的出版、诗歌的写作也大大繁
荣了。但是,诗歌的稀疏属性,并没有改变。不仅仅是诗歌,凡是有价值的人或事,总
是稀缺的。比如一个几千人的公司里面,真正的技术大牛、营销人才也就是寥寥几位。
稀疏,其实并不就意味着边缘化或者说消亡。也需要不断有人(也必然会有)冒出来去
薪火传递(犹如圣经旧约中的那些先知,这是一个极端点的类比啊)。大多数新诗确实
不好,语言不过关,缺乏内容,其中优秀的也往往是有句无篇。我个人认为诗歌如果萎
缩进几本刊物以及高校的中文系,不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木社区BBS诗歌版、
以及天天ART小程序的诗歌版,如果能够维持一个好的诗歌原创与评论氛围,就是有价值
的。诗歌的论坛不需要人气有多高,人多了反而还会坏事。
最后提几点:诗歌的写作涉及先锋与变革、个体与时代、个人与传统的关系。这很重要
,也很根本;但就不具体展开了。
btw,我对现在的网络诗坛几乎是一点不了解,刚才看到雷岛同学回帖中说:办个几千块
钱的小奖,一大帮写诗的人趋之若鹜.....我自己的看法是,靠写诗挣钱是最不靠谱的事
情,如果为了钱,还不如去做点别的。比如前一阵子我的老家烟台海边据说就有很多海
肠被吹到了岸边,大家都去捡,貌似发了一笔小财。
--
FROM 124.20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