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物理教育也要被文科生给毁掉?
这......,没毛病啊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淀某名校的物理测试,第三问,孩子选A和B,老师给判错,答案是C
: [upload=1][/upload]
--
FROM 183.220.99.*
不是这么说的呀
比如一个水池有多少水是由进水量和出水量共同决定的
问起决定要素就是这两个呀
被一个因素决定的才是很少的情况呀
现实中就是确定每个决定因素
然后去看哪个你能控制调整以达到控制最后这个目的
【 在 florida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就认为这个题很无趣,加速度是决定物体速度变化的因素,但不是"决定速度大小"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决定是必然要素,影响是非必然要素,这真的是文科时间,并不是我反对你的说法,是对这个“决定”的理解都有不同。你能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就行了,不是要和你抬杠。
:
--
FROM 171.213.52.*
支持你的观点,举个例子:
一个人在火车上行走,他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是他的自身速度,但是他相对于陆地的速度就是火车速度加自身速度。
显然他的速度不决定于自身。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所以我说“物理教育也要被文科生给毁掉”,看题目当然应该选C
: 但是物理不是语文,你题目说的天花乱坠,但是结论与实际不符也不行。
: 物体的速度可以是0m/s,1m/s,1.1m/s,。。。 你能说决定物体速度的是物体自身?!
: ...................
--
FROM 124.127.210.*
应该是物体自身状态。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A和B肯定不对,但是C也是莫名其妙,物理考题用这种答案就是纯粹是胡扯和
: 想吧学生搞废掉
--
FROM 175.160.218.97
我的回复都是在牛顿力学范围内讨论的
【 在 halcyonyou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初中题显然智能按牛顿世界观考虑问题,跟出题老师自身水平没关系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2101K9C」
--
FROM 124.127.222.*
语言就是个形而上的东西,你讲的变量要素我明白,题目中问题在于”速度的大小“和”决定“表述,我的意思是当前速度大小和加速度没关系,未来某个时刻加速度对速度可能有影响,这个题,我们可能讨论加速度走错方向了,真正的是决定要素是惯性,它决定了物体的瞬时速度,这个倒是和物体本身相关,这个要素我之前忽略了。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么说的呀
: 比如一个水池有多少水是由进水量和出水量共同决定的
: 问起决定要素就是这两个呀
: ...................
--
FROM 61.51.94.*
灌水都难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海淀某名校的物理测试,第三问,孩子选A和B,老师给判错,答案是C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46.238.*
他自身当然是印象因素,至少他的质量决定了他走路的力量大小。。。
【 在 wobiaox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你的观点,举个例子:
: 一个人在火车上行走,他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是他的自身速度,但是他相对于陆地的速度就是火车速度加自身速度。
: 显然他的速度不决定于自身。
: ...................
--
FROM 119.57.115.*
佩服您写这么多,讲的这么清晰。虽然里面也有少量用词不准确,但应该是疏忽造成的
中学老师出的这道题确实没有错误,答案C被很多人理解狭隘了,事实上答案C 物体本身
是指具备了速度的物体本身,这个速度可以是0,也可以是一个均匀的速度,也可能是一个变化的速度,无能是一个什么速度,题目的意思就是把这个速度归为要研究的物体本身的属性了,即这个物体的运动特征
【 在 kcotskcots 的大作中提到: 】
: 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关于本题的一些看法:
: 这道题的答案是 C. 物体自身。
: 解说:
: 题干的核心思想是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时,新定义的物理量反映的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依赖于定义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数值。
: 速度的定义: 速度被定义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v = s/t)。
: 速度的本质: 虽然我们用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但速度本身并不取决于你取的具体路程是多少,或者时间是多少。 一个物体以某个速度运动,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通过不同的路程,但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假设是匀速运动)。
: 决定速度大小的因素: 因此,决定物体速度大小的,是物体自身的运动状态。 更具体地说,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的惯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了物体的速度。 选项C "物体自身" 在这里是一个相对概括的说法,它指向了物体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受力情况,这些最终决定了它的运动速度。
: 为什么 A 和 B 不对: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 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是运动过程的一个量,它只是被用来计算速度,但它本身并不决定速度的大小。 物体可以走不同的路程,但速度可以相同。
: B. 物体运动的时间: 时间也是运动过程的一个量,同样被用来计算速度。物体运动不同的时间,速度可以相同。
: 题面上存在的出题人始料未及的错误分析:
: 题面在试图解释一个相对抽象的物理概念,但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可能导致学生对“决定”这个词的理解产生偏差。 以下是几个可能存在的“始料未及的错误”:
: “决定”的歧义性: 题干说“决定物体速度大小的因素”,这句话容易让学生理解为速度是直接由某个具体的物理量决定的。 然而,速度作为一种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本身决定的,而不是简单地由路程或时间决定的。 路程和时间只是我们 测量 和 计算 速度的工
: 具。
: 简化了物理过程: 题干的例子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简化模型。在更复杂的运动中,速度是变化的,其变化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的(牛顿第二定律)。题干的表述容易让学生忽略力的作用,误以为速度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量。
: “物体自身”的模糊性: 虽然答案是C,但“物体自身”这个说法过于笼统,容易引起误解。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指物体的质量、形状等静态属性。 实际上,这里更准确地应该指向物体的 运动状态 (包括速度和方向) 和 受力情况。 出题人可能想表达是物体固有的某种属性决定了其速度,
: 么什还痪贰
: 对因果关系的混淆: 题干的表述容易让学生混淆因果关系。 我们用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路程和时间是速度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改变了其运动状态,从而产生了速度。
: 更清晰的表述方式(举例):
: 为了避免上述歧义,题目可以更强调速度的本质,例如:
: “用路程与时间之比来定义速度,这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用比值定义的新物理量通常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例如,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一个物体具有特定的速度,无论我们选择多大的路程和时间间隔来计算它,这个速度值都应该是一致的(假设
: 是匀速运动)。 由此可知,速度的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在特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 B. 物体通过特定距离所用的时间
: C. 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这样的表述更强调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的体现,而不是被路程或时间所“决定”。
: 总结:
: 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理解,核心在于新定义的物理量反映的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依赖于定义所用的具体数值。 尽管答案是C,但题面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简化,容易让学生对“决定”的含义产生误解,并忽略了力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中的作用。 出题人可能希望强
: 调速度的内在属性,但用词不够精准,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
FROM 120.24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