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个人观察:数学适合提前学的娃
比如娃嫌B站中文字幕版出得太慢,直接去官网看原版视频,这算不算为英语投入的时间?可是在他眼里,他是在学物理数学或者娱乐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付中高考英语,我觉得课外不用投入那么多时间,无论是不是提前学。
: 当然这个策略主要是针对理工科想在国内读本科的孩子来说的
--
FROM 162.105.132.*
背的时候要几个小时的
转化为长期记忆以后几分钟就复习了
有的东西根本不会忘
就像你背的很多古诗,十年没用也能想起来
单词就和字一样,会了以后大部分不会忘,至少听和读不会忘
而且英语又不是一点不看,上课也要看呀,下来随便读两篇文章,看看美剧做娱乐,就够了
至于数学你要提前学懂?那你要高中干嘛?
老师有自己的进度,
你要提前,自己要有撇开老师单干的实力才行
英语要提前就很简单,照着雅思托福体系学就是了,后面再刷点卷子,就是撇开高中老师单干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恰恰相反:
: 英语主要是细水长流不能丢,因为非母语环境,隔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提前学再多效用不大,到时候还得背一遍
: 数学这些理科的,道理学明白透彻了,基本上不会忘了即便忘了也很好捡起来。所以这个有能力提前学的学难一些的为啥还非要刷简单题
--
修改:zyd FROM 171.218.214.*
FROM 171.218.214.*
我记得有次娃说老师课堂要抽查背课文
大部分孩子没背出来
我娃没背过,不过上课听过,只看了两分钟就背出来了
还有几个孩子也背出来了,但是课下起码花了半个小时
这投入时间咋算
和记忆力无关,和语感有关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背的时候要几个小时的
: 转化为长期记忆以后几分钟就复习了
: 有的东西根本不会忘
: ...................
--
修改:mytt FROM 123.116.227.*
FROM 123.116.227.*
这个因人而异
没法统一算的吧
各自考虑自己的娃就行了
另外背课文这种
比如已经背完了新概念二册和三册选一点背,课文不背也无所谓
效果是重复的
背文章就是锻炼语感,背的快慢当然和记忆力有关
母语的背课文又不是一下就能背下来,除非特别短。
只是有意义的比乱码当然好背点。
单词量的积累都要背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有次娃说老师课堂要抽查背课文
: 大部分孩子没背出来
: 我娃没背过,不过上课听过,只看了两分钟就背出来了
: ...................
--
修改:zyd FROM 171.218.214.*
FROM 171.218.214.*
确实因人而异
我们没背过任何东西,包括单词
单词是靠阅读量堆起来的
偶尔有单词无法通过上下文猜出来去查一下也就记住了
以前一年有几十个,现在不懂的越来越少见了
因为不多所以也很容易记住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因人而异
: 没法统一算的吧
: 各自考虑自己的娃就行了
: ...................
--
FROM 123.116.227.*
背单词本来也就是听说读写重复呀
多在文章里读到也是背的一个方面
集中背只是更有效率,特别是能写出来
只是读到知道意思那就多读就行了
不过花的时间也不少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因人而异
: 我们没背过任何东西,包括单词
: 单词是靠阅读量堆起来的
: ...................
--
FROM 171.218.214.*
哈哈,又回到投入时间上了
娃喜欢的话根本就算不上额外投入时间
刷题只要喜欢刷,也不能算额外的
可以算作休闲放松时间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背单词本来也就是听说读写重复呀
: 多在文章里读到也是背的一个方面
: 集中背只是更有效率,特别是能写出来
: ...................
--
FROM 123.116.227.*
只要这种假设没意义吧
正常人大脑高速运转只能保持一定时间
过了大脑就会给负反馈,能量消耗,化学物质分泌这些决定了。
所以高效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
合理安排主要是这部分时间
你要说有人做数学和玩游戏一样上瘾,超量的多巴胺,那是万分之一的少数人。
能够高度自律,高度主动性,控制了自己内啡肽的,也是极少数人。
泛阅读这种当然可以不算投入时间,不过也要根据娃的兴趣。
高低效学习时间都能够充分利用当然是最理想情况,不过要做到比较困难。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又回到投入时间上了
: 娃喜欢的话根本就算不上额外投入时间
: 刷题只要喜欢刷,也不能算额外的
: ...................
--
修改:zyd FROM 171.218.214.*
FROM 171.218.214.*
时间花在哪儿,效率就体现在哪儿。
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我娃也是根据偏向选择了数学,小时语言类、才艺表演类方面表现就弱,所以就避开,等年龄大些再说。另外避开所有,只选择一项,专注力也好调控,童年户外自由活动时间也充沛。
因为语言和才艺表现弱,天天在户外摸爬滚打(经常往灌木丛里钻、从小区绿化栅栏下的空隙钻进钻出..),小区邻居看着就不像城里的孩子,土孩儿,一致以为是个学渣,从不敢问我们学习的事儿...小升初后,因为点招了,邻居才说,我们也知道了邻居原来这么定义娃的。
户外活动多,身体状态就好,精力就旺盛。
小时活动多,体育都不用练习,校内体育课就能把体育拔到基本全优,就坐位体前屈差点。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有次娃说老师课堂要抽查背课文
: 大部分孩子没背出来
: 我娃没背过,不过上课听过,只看了两分钟就背出来了
: ...................
--
FROM 221.223.193.*
我有点不同意见,这个人的大脑更多的应该用来创造,而不是长期储存记忆。花几个小时背诵的东西,还要不定期的复习扭脸儿,网上一搜三十秒出答案了,不过现在考试不单纯的考记忆了,更多的是理解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背的时候要几个小时的转化为长期记忆以后几分钟就复习了有的东西根本不会忘就像你背的很多古诗,十年没用也能想起来单词就和字一 ...
--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