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应该坚决抵制2+4、1+3、0.5+3
照顾不到是事实,其实并没有人不承认,但并不是公平不公平,你像摇号,按区域,公平吗?不也一样可以说是不公平。某个区域连集团校都没有的话,照顾不到也只能这样。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先谢过您的有益建议。
: 不过,我只是讨论,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影响我们一直的计划按部就班中考-高考
: 另外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存在多式多样的事物,这是客观事实,没啥可回避的。
: ...................
--
FROM 114.254.1.*
你也得不出4年就比3年强,靠感觉不也一样武断?
而且你的说法实际上是有证明的,每次考试每个人并不是随着时间就能提升,很多人可能就没提升过,但我的说法你还证明不了,某一次考试可能比后一次考试成绩好是事实。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有问题,你怎么知道三年对一部分人是富裕的?你太武断了。
: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54.1.*
FROM 114.254.1.*
其实高中轻松的,根本原因不是天生智商高,根本原因是提前得到了更有效的锤炼,必须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大体差不多的,他们的基础淬炼更好,更容易达到有效学习时间,从而快且好。
吸收快或慢 是当前的比较,吸收快的都是打过基础的,基础更好,时间花在了前面(就是提前拓展了基础),竞赛生学习校内快,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大量基础能力的淬炼,当前的快慢反映的是历史的积累淬炼,主体都是这个范畴。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就不认可有些人接收东西就是慢的事实呢?真是奇了大怪了!
: 以高中的知识量来说,对一部分人来说,三年时间进行消化就是时间不充足,这有什么可以反对的。
: 有人学一个知识到消化掉需要一天,有人可能只需要一小时,接收慢的就是需要时间来消化啊!你为什么认为这种人不存在呢?真是奇了大怪了了。
: ...................
--
FROM 221.223.193.*
因为竞赛生积累了大量高效的基础淬炼,所以学校内就快且简单了。竞赛和校内只是知识表述文字不同,核心本质竞赛高,校内低,其实就是降维了。而升维那些学习时间也是要算的。
没有竞赛淬炼,高中知识量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偏多的,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觉得别人多学,多学也不代表就换来分数,竞赛返高考的人里多少人证明了,一年时间足够进度赶回来进top2,即使是人口大省也有,并不是特例,北京更不少。
--
FROM 221.223.193.*
真开了 多学一年呗 有啥的 我老公也是复读一年大专变211的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同意的,我一同事就说他高三马上高考了才感觉到自己刚开窍,再给他多半年时间他高考成绩一定会好很多,可惜没时间了。有人学东西就是慢一些,这部分人就是需要时间的累积达到质的改变,事实就是事实。
: 过去一些复读生第二年成绩提升很大,也不纯粹是多了一次掷骰子的机会(某些人把复读生成绩提升归结到多一次考试机会,并把个例当普遍,而不是知识能力提升,太荒谬了),实际上绝大多数复读生高考成绩提升就是他们知识能力的再提升的充分体现。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205.43.*
这个概率不是很大很大,而是很小。2024年全国的高考复读生有400多万,而且这个趋势是逐年增加的。但全国的211录取人数才40万左右。
如果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复读考211和985的“概率非常非常大”,应届生考取211的空间会被压缩的很明显,985更明显。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认可你这段。
: 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多学半年至一年以高考去向来讲,普通一本可以提升至211、211可以提升至985,下985可以提升至中、上985。而且这个概率非常非常大。
: 这就是多学半年至一年带来的能力提升。
--
修改:they FROM 115.171.156.*
FROM 115.171.156.*
我的孩子有机会,但是我也抵制,发布一个政策,要不要进行公示?要不要进行讨论要不要有群众基础?我觉得这确实涉及到一个公平的问题,而不是领导一拍脑门我就想起来一出是一出,然后下面执行层面,怎么有利钻一下政策的漏洞,就怎么操作,一个政策出来就应该广泛调研,充分吸取大家的意见,避免执行层面的腐败和漏洞,就像特长生里边的科特一样,学校执行成了变相掐尖儿
【 在 npj19797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真好笑,鼓励学校适当创新,免除一些孩子中考,你们觉得不爽,我大学期间见到,上了初中就没有参加考试,一路报送,人家的素 ...
--
FROM 223.104.40.*
竞赛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积累更多,不能拿竞赛的优秀选手降维校内知识的效率来说事。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体也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就是一样的结果,富裕的时间未必对分数有意义。
: 很多人学3年不一定比学2年的自己在某一次考试里得分高
--
FROM 221.223.193.*
对,做事和谈事本来就可以分开的,做事是顺应世俗,谈事是理想。
谈的事有损自己利益,只要更公平,也乐于接受。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先谢过您的有益建议。
: 不过,我只是讨论,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影响我们一直的计划按部就班中考-高考
: 另外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存在多式多样的事物,这是客观事实,没啥可回避的。
: ...................
--
FROM 221.223.193.*
之前也说了,三年高中对每个人都有效率问题,晃晃悠悠也是一天过去,集中精力也是一天,复读生成绩提高也可能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失败后的醒悟,效率的提升,再考一次,都可能提高,也同样可能降低。
以前效率不高的学,又好好学了一年,跟一直好好学不开窍,多了一年就开窍比起来,我宁愿相信前者成功几率更大。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竞赛生积累了大量高效的基础淬炼,所以学校内就快且简单了。竞赛和校内只是知识表述文字不同,核心本质竞赛高,校内低,其实就是降维了。而升维那些学习时间也是要算的。
: 没有竞赛淬炼,高中知识量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偏多的,
--
FROM 123.1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