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协和事件,让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信息公开透明,经得起议论,自然就有公平。
:
没错,凡是不敢透明的教育政策,必然存在猫腻。每个政策,都应该得到人民听证的支持,而不是教委想咋样就咋样,打着改革的招牌,破坏公平。
--
FROM 120.244.220.*
【 在 wenwe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开0.5+3人数没用。真要公开,需要将每次考试成绩都公开,公开选拔标准,公开根据标准每个学生的分数和排名情况,公开录取分数线...这个目前完全没戏。
:
谢谢你的合理化建议,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直升的透明化、公开化、选拔的标准化,最后,达到取消这个毒瘤的目标。
--
FROM 120.244.220.*
【 在 fly5757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 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 P民看到的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公平永远都是相对的,就像安全也没有绝对的安全。但不能说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就可以不管不顾安全。每次对公平的改进,都是人民推动的,官员不可能打破自己的利益给老百姓公平。既然是人名当家做主的国家,就应该人民监督政府行为,防止他们为利益集团谋利,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
--
FROM 120.244.220.*
这次这个事件的发酵也是广大网友推动的结果
你说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 再说就多了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公平永远都是相对的,就像安全也没有绝对的安全。但不能说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就可以不管不顾安全。每次对公平的改进,都是人民推动的,官员不可能打破自己的利益给老百姓公平。既然是人名当家做主的国家,就应该人民监督政府行为,防止他们为利益集团谋利,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
--
FROM 185.129.7.*
户口问题都解决不了,想多了
【 在 davisliuyi (有梦到黎明)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协和事件,撕开了利益集团的遮羞布。底层人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关注教育的机会公平。
: 那些打着创新目的的教育改革,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本质是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的。北京市的1+3(分校游学本部)、0.5+3,看起来虽然和协和事件不同,但从破坏教育机会公平角度看,如出一辙。
: 在双减政策、小升初阳光摇号下,小强金刚们应该取消0.5+3这个破坏教育公平的毒瘤,那些以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为由破坏学生公平竞争机会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遏制。小强必须公开每年学生总人数、0.5+3直升人数、校额到校人数。如果不敢公开,也不愿公开,那就让阳光照进中考,
: 教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不能因为0.5+3直升涉及的人少,就肆意破坏教育公平。感谢协和事件,让那些打着改革名头,破坏公平的行为无处遁形。如果协和4+4被取消,相信0.5+3也能被取消,还中考以清朗。
--
FROM 39.144.39.*
那就不科学了,违背历史规律、违背人性规律。多读一读历史就不会这么乐观指望高考之外都公平公开公正了。
自古以来都是鸡娃不如鸡自己,那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多少代人验证过的。鸡自己不灵了就赶紧鸡娃,鸡自己成功就福泽后世。
有一个高考就很好了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中国的高考最公平。但还可以让高考以外个更多涉及公平的招考,逼近高考的公平。
: --
:
--
FROM 223.104.41.*
天天喊阳光,天天盯着好好学习的,盯着dz不管zb,协和这种跟好好学习有关系没?目标都找不对,还喊啥要公平。
--
FROM 111.201.129.*
是啊,zb才是毒瘤,大家为啥反而都很认可呢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喊阳光,天天盯着好好学习的,盯着dz不管zb,协和这种跟好好学习有关系没?目标都找不对,还喊啥要公平。
--
FROM 202.204.224.*
喊阳光那会,一群人喊取消点招,我记得当时不少人说集团校多好多好,现在点招没劲了,开始喊1+3了,总之就是自己没有就得取消,没希望管的,提都不提。就这种集团校本身就对所有人开放,再说即使直升了,最后也是去高考拼学习,跟协和这种一分钱关系都没有,真是有点边就沾啊。
【 在 ludan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zb才是毒瘤,大家为啥反而都很认可呢
--
FROM 111.201.129.*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不科学了,违背历史规律、违背人性规律。多读一读历史就不会这么乐观指望高考之外都公平公开公正了。
: 自古以来都是鸡娃不如鸡自己,那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多少代人验证过的。鸡自己不灵了就赶紧鸡娃,鸡自己成功就福泽后世。
: 有一个高考就很好了
很多人把自己鸡成了神仙,还是无法接受平庸的孩子。而且,自己越出色,对孩子的期待反而会增加。比如,TOP2毕业的,对孩子的期待,肯定比我们二本毕业的。版上有个北大生物毕业生,三天两头都在嫌弃他闺女不够聪明。其实越出色的人,越不能接受后代不出色。
否则,协和事件,这家人也算出色了,干嘛还要曲线鸡娃,干嘛给孩子灌输院士这些概念。平台好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很多孩子扛不住就抑郁、多动、抽动、自闭了。
所以,鸡娃不如鸡自己,更像是自我安慰剂。
--
FROM 120.2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