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刷题怎么刷最有效?请诸位文科大拿来指点文科渣渣
转发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阅读理解,考的是针对阅读的理解,就是在给定范围的信息之内,推断最可能的情况。很多人阅读理解做不好,其实是没有理解这种题的目的所在。比如孩子说感觉到了幸福,这个反应对不对,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心情,当然完全可能有;但问题是,阅读理解考的不是考生怎么想,而是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能够推断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肯定是有很多可能,但是局限在“给定信息“-也就是这篇文章的范围内,那么考生应该回答可能性最大的那一种。
: 明白了上述道理,答这种题做到两点就行。一是端正心态,不要抱着“凭什么我想的就不对”这种心态来做阅读理解。考生是来考试的,不是来头脑风暴的,考试就要答出文章的context能支持的最有可能的情况,从而证明自己看懂文章了。一旦端正了心态,明白了出题的意义,就可以理解第二点:阅读理解的逻辑,通常是非常单纯、非常直给的逻辑,不然凸显不了最大可能么。那么这种逻辑,要么转折,要么因果,顺序上也就那么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之类的,语文书早就写明白了。(早年考过GRE逻辑题的一下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 最后回到第一题,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转折:我颓了-—我看到盲人很乐观—那么我
: ...................
--
FROM 223.104.40.*
我孤陋寡闻了 第一次听语文刷题。。。
--
FROM 36.112.195.*
语文真的是玄学
--
FROM 120.245.118.*
语文我当年不靠刷题,自然而然就能拿分了
【 在 xi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管不管用我都准备走刷题路线了,别的太慢,我就要实用、功利、只看眼前,哈哈
: 不过怎么刷呢?对照参考答案娃经常不服,死犟;我现在就让他看看其合理性
: 杀时神来指点下呗
: ...................
--
FROM 171.106.173.*
就是要排除自己的情感,考阅读理解是让考生说出文章的情感而不是读者加戏,很多读者总是自以为、自认为并还和文章结合起来,文章被加戏就改变了文章从而脱离考点了。其实没有主观题,都是客观题,即使让你说说感悟,也别真的说自己的感悟,而要复述文章最想表达的感悟。
其实这和物理一个道理,不要变动考题的参照体系。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阅读理解,考的是针对阅读的理解,就是在给定范围的信息之内,推断最可能的情况。很多人阅读理解做不好,其实是没有理解这种题的目的所在。比如孩子说感觉到了幸福,这个反应对不对,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心情,当然完全可能有;但问题是,阅读理解考的不是考生怎么想,而是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能够推断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肯定是有很多可能,但是局限在“给定信息“-也就是这篇文章的范围内,那么考生应该回答可能性最大的那一种。
: 明白了上述道理,答这种题做到两点就行。一是端正心态,不要抱着“凭什么我想的就不对”这种心态来做阅读理解。考生是来考试的,不是来头脑风暴的,考试就要答出文章的context能支持的最有可能的情况,从而证明自己看懂文章了。一旦端正了心态,明白了出题的意义,就可以理解第二点:阅读理解的逻辑,通常是非常单纯、非常直给的逻辑,不然凸显不了最大可能么。那么这种逻辑,要么转折,要么因果,顺序上也就那么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之类的,语文书早就写明白了。(早年考过GRE逻辑题的一下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 最后回到第一题,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转折:我颓了-—我看到盲人很乐观—那么我
: ...................
--
FROM 221.223.193.*
还是没理解答题逻辑,习惯性的没理解,杀时间说的就是答题逻辑,就这么简单,但好像老师从没有这么说过,我本人也从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的逻辑所在,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混了几十年。都是老师的错!!!不用讲得天花乱坠,告诉我们底层逻辑就可以了。
【 在 xi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过一些录播课,套路也不是丝毫不知
: 不过经常做题时候忘了
: 或者套的不对
: ...................
--
FROM 221.223.193.*
命题人都给原文加戏了,那考生怎么办?那到底是考原文,还是考命题人想加啥戏?命题人何不自己写一篇文章来考
【 在 majiang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就有这个特点,可以随意解读,作者还活着,解读出作者没表达的意思来,这种也见过不少,这个时候命题人根本不care作者,回复都没见过一个,很多人还为命题人洗地,说命题人是站在文学赏析的角度来看的,根本不是作者视角。
: 所以文科争议没有意义。
: 大神求语文名师的账号
: ...................
--
FROM 221.223.193.*
就是这个意思 看文章材料求观点 非常直给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要排除自己的情感,考阅读理解是让考生说出文章的情感而不是读者加戏,很多读者总是自以为、自认为并还和文章结合起来,文章被加戏就改变了文章从而脱离考点了。其实没有主观题,都是客观题,即使让你说说感悟,也别真的说自己的感悟,而要复述文章最想表达的感悟。
: 其实这和物理一个道理,不要变动考题的参照体系。
--
FROM 142.179.74.*
语文的关键是找对老师,能够给讲明白语文里面的各种底层逻辑和方法。
【 在 xi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管不管用我都准备走刷题路线了,别的太慢,我就要实用、功利、只看眼前,哈哈
: 不过怎么刷呢?对照参考答案娃经常不服,死犟;我现在就让他看看其合理性
: 杀时神来指点下呗
: ...................
--
FROM 123.112.66.*
B站有推荐的这类老师麽?国家韦?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阅读理解,自己刷题的效率太低了,你可以去B站和抖音上找一些有名的讲阅读理解的老师,跟着ta的课系统看下来,收获最大。
: 语文的阅读理解,跟物理、数学一样,是有明确的考察要点,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也就是套路和模型)的。之所以显得难,是语文本身的特点让题目和方法的边界感更加模糊。
: 打个比方,物理和数学是成文法,语文是判例法。本质一样,但司fa的思维有些区别。语文阅读理解题,就是这么多年沿袭下来的判例库,出题和判题都要遵循。只要明白了这一点,跟着老师系统的学习例题,就能掌握它的套路和模型。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大型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尽管某个个体对某道题的答案常有质疑,但并没有广泛性的争议题目的原因。
--
FROM 223.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