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道初中光学题,像的移动问题看似简单但却不会做,求指点
还真的是,那这道题就更简单了。
把光线问题简化几何问题就可以得到证明。
当然更直观的选几个特殊点,也基本能把事情说明白。
反正我个人最反对的还是套公式,完全脱离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来学习物理是饮鸩止渴。
透镜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知道物理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去掉不影响计算或分析的细节,构建合理的模型。比如把光线经过透镜的两次折射简化成一次折射,而不影响对实际问题的讨论。
学生应该认识到首先透镜模型不是实际的情况,然后再明白模型是符合实际的简化,这是我理解的从数学到物理的核心变化。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你把题目看成物体向右移动 2f 了
:
--
FROM 106.120.136.*
您这个写得很清楚,也是这类题的通用解法。
不过只要人家提出这个问题,那我理解默认提问者是不懂这个公式的,虽然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几何模型推导出来。
根据提问者学习的阶段,还是应该从光线传播的本源出发,在纸上画出实际的变化情况。而不应该不求甚解而急着套公式。
这个公式本身推导并不复杂,如果自己不会推导,那就不应该用。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x/u + y/v = 1 中 x、y 是变量,u、v 是参数
: 而这个参数 u、v 不是随便取的,要满足 f/u + f/v = 1
: 那么显然 (f,f) 是 x/u + y/v = 1 的一个解,也就是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 ...................
--
FROM 106.120.136.*
这道题只作定性分析应该是不行的
定性分析可以知道刚开始是从往左移,也可以知道如果透镜一直向右那么像点必然会再向右,但中间的转折点在哪里,定性分析不出来,必须套成像公式。
【 在 i90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这个写得很清楚,也是这类题的通用解法。
: 不过只要人家提出这个问题,那我理解默认提问者是不懂这个公式的,虽然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几何模型推导出来。
: 根据提问者学习的阶段,还是应该从光线传播的本源出发,在纸上画出实际的变化情况。而不应该不求甚解而急着套公式。
: ...................
--
FROM 27.38.242.*
不错,回头我跟孩子说去
【 在 wil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 直观的证明:
: 如附件图片, 凡过点(f, f)的光线, 经过透镜折射后均平行;
: 取其中且过(0,0)的特殊光线(图中蓝色), 可知平行光线束的角度为45度;
: 因此, 过物/像点(0, L')和点(f, f)的光线(图中红色)在透镜上的交点(L, 0)的高度L, 即为像/物高.
#发自zSMTH@Redmi K20 Pro Premium Edition
--
FROM 14.1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