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自己知道多些,而别人不太懂,对他解释又感觉很费力,就不解释了,也别嘲讽他,要不别人会难受不高兴的,以后再来这个场子遇到,就不停地互怼,不是也搞得自己难受嘛。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认知体系,要使他信服你的解释,这件事是很不容易。
这个在我们教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经常碰到。学生包括我们自己学习狭义相对论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根深蒂固的经验常识以及牛顿力学体系的东西,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相对论的观念以及分析问题的习惯,没办法的。
【 在 WAM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第(2)点也是争议点,虽然争议的不那么明显。
: 因为原题的题意并没有说“速度是反映物体的运动属性的量”,
: 原题的题意(之一)是“速度是反映物体的运动特征”,原题的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另议,但是很多参与讨论的人都误以为原题的题意是“速度是反映物质最本质的属性(之一)”。所以以一个错误理解为出发点去拓展出的讨论,就没啥意义了。
: ...................
--
FROM 111.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