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3、0.5+3 是集团内点招,对集团外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如全区统考选拔,就增加了点招范围,与均衡生源的初衷相背离,政策不允许。
最初好像普通校才有1+3,发展到示范校也有了,教委也默许了。
这个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海淀区,因为有小强,如果取消小升初点招,全区生源均衡,再推行这些项目,关注度就小得多。
丰台弱区,关注的人就不多,相反这些项目反而利好跨区及区内择校。我校第一梯队有些区排靠前的学生就打算1+3,这有利于准备跨区或跨校的学生,竞争人数少了。
不过示范校的初中部获得了更多名额,这对体系外的学生来说是有些不公平,但对不想卷中考跨区跨校的学生来说就无所谓了。
我娃打算选择本校1+3,想体验下数学竞赛,但还摆脱不了中考。学校树品牌阶段,也是需要中考成绩的,要求竞赛班刷中考,不得不买了试卷册子,在竞赛班首刷了20年的数学中考卷,那年压轴简单,娃错了前面的1道简单题,另外不知道初三的校内知识范围而用了超纲知识点...我们选1+3不是为了提前学,我们学数学也是为了拓展基础能力(目的也是高中轻松点),非常厌恶为了中考反复刷无意义的题,我们情愿自然错误也不愿花数倍时间去纠正它。所以有个还好的学校托底我们就不争了。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利益获得者: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 你跟他们谈不来的,他们最喜欢聊左右而言他的东西。
: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