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是认知的变现,人只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也为自己的认知买单。认知到什么程度,交易就能做到什么程度,所以我讲讲对交易的认识,从而也大概知道自己在交易上能走多远。简单点直接说结论,交易要想成功,需要具备三方面因素:战略、战术和运气,这三方面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做交易和做实业的道理是相通的。做实业,首先要解决战略问题,即要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做交易的战略首要问题是要有自己固定的交易规则。商业模式可以是独创,也可以是模仿;对应在交易上,交易规则可以是自己总结琢磨,也可以是照搬成熟的交易规则。在设计商业模式或交易规则的时候,尽可能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这样执行起来阻力小点。商业模式一旦确定不要轻易改变,交易规则一旦明确下来也不能朝令夕改。按正确的方式赚钱,也按正确的方式亏钱,赚模式内的钱会增加信心,亏模式内的钱不会太难受,都有助于形成正向心理反馈,直到建立信仰。按错误方式赚钱是最要命的,因为会下次还会按那种错误的方式去做,直到被市场致命惩罚。很多人没有创业的想法,所以不会去琢磨商业模式;很多人交易靠听消息、跟牛人,所以也没有自己的规则,注定也不会长久。商业模式不能太复杂,否则难以执行;主观交易的规则也不能太多,否则执行起来必然变形;程序化交易虽然可以多策略,但单个策略也不能太复杂,越复杂的策略越容易失效。
战略确定下来,就到了战术层面,即对商业模式或交易规则的执行。有了交易规则,就可以计划自己的交易,然后交易自己的计划,但执行比设计商业模式或交易规则本身要难很多。商业模式的执行,难在法无定法,执行上除了辛苦努力,还有很多不能说、不愿说、不方便说、不好意思说的内容;交易规则的执行要明确很多,多数时候法有定法,但难在反人性,贪婪和恐惧的支配,会让动作的执行变形、甚至到离谱。
交易之难,更多的是执行难,这一关淘汰了绝大部分人。即使有交易系统,执行上做到知行合一,看似简单,实际能做到的人非常之少。经常是不该开仓的,幻想要来行情于是激情开仓;本来该开x%的仓位,意淫大利润,无节制放大仓位至满仓、加杠杆;或者由于恐惧,该开的仓位没开足,看着行情走出来了又追悔莫及、不该加仓又无脑加仓;该到止盈的时候,由于贪婪想吃更多的利润,最终导致浮盈大幅回撤;本该止损的,想再等等少亏点结果越亏越多,亏多了干脆躺平连账户也不看了。
生活已经够不容易了,而期货交易是快进版的人生,大喜大悲交替出现也是常态,就更加不易了。交易之难,在于即使别人和你说了交易理念和方法,你不亲身体会一把,都不可能领会并沉淀下来。人在生活中犯的错误,在交易中都会犯。生活中时不时有贪占小便宜、隐瞒个什么事情、走捷径、幻想会有意外奇遇......等等等等,这些不健康的想法做法,无一例外都会自同构到交易行为上,从而为自己挖下一个个坑。做交易就是做人,得是个能看透世事的滑头(能看懂走势背后的陷阱),同时也是个顶天立地人格巨人(有担当,敢于行动),才能做出长期稳定的成绩。做交易到最后,你的敌人就是自己,很多交易大师最后都成了哲学家,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要修炼成为顶天立地的哲人何其艰难,人的习惯和性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人性更是难以克服。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人性,真战胜了人性,那也不叫人了。一个做交易成功的人,最后很可能是脱离了社会,七情六欲和普通人也不合拍。而量化交易天然避开了人类的贪婪恐惧,程序精力无限,只管努力莫问前程。
商业模式或交易规则,一般人只要努努力,都能总结出来,属于三个要素里最容易的。执行关相对较难,我认为三个要素里最难的,这一关淘汰了绝大部分人。更难的是运气,属于无论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的东西。运气的东西,放在集体的历史长河里看似必然,但放在个人经历上有很大偶然性,所以也无需强求。实业上的运气可遇不可求,马云马化腾创业之初,决不会想到未来互联网风口的风力可以强大到富可敌国,他们当初定下的远大目标,比他们现在已经达到的高度矮太多了。但运气只会留给准备好的人,而且这方面在交易上相对比较友好,因为出现行情运气的概率和频率,比做实业要大很多,只要能坚持住,就一定能等到运气降临。程序化交易,可以把精力放在最容易的那部分,即设计和优化交易规则上。
也有人说心态好才是交易的关键,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心态是结果不是原因。认知到位了,赚钱了,心态自然好。很难说认知不到位或持续亏钱,还能有好心态。伪命题就不展开讲了。
今天讲的比较虚,但对我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既是总结交流,也渴求批评指正,互相提高。
--
FROM 183.2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