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公历转农历怎么个计算方法?
估计就是通过闰月,尽可能把农历新年调整到大寒和立春之间;
但闰几月的问题,就比较不好弄,不了解具体的设置
【 在 z16166 的大作中提到: 】
: 计算的代码也有的,搜:chinese lunar calendar c++
: 不过是否有bug就不知道了
:
--
FROM 221.218.208.*
推荐这个寿星万年历
时间跨度长
爬虫爬一下,自己做个表?
【 在 ni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查表,那么可以购买紫金山天文台的《大众万年历》(1901年-2100年),这个就是官方标准
: 代码方面最好的应该是sxwnl寿星万年历,纯js代码
: 如果要自己写的话,可以参照sxwnl的基本逻辑:
: ...................
--
FROM 116.236.85.*
问题不在于给什么样的定义,而是定义后面的问题。
表面上看,格里高利历可以用计算来测定。实际上只不过因为我说的误差比例的问题,把问题拖到后面而已。历史上格里高利历替代儒略历之前删除那10天就是这么回事。
农历之所以计算复杂,是因为参数更多,无法用一元算术式表达。
两种历法都是为迁就人类只能理解整数日期,而被迫用整数表达非整数的自然规律。只不过调整的周期不同而已。
【 在 z161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我没表述清楚。你可以搜一下Arithmetic calendar、Astronomical calendar
: 阳历也是存在调整的
:
--
FROM 223.70.167.*
历是历法,法就是规定,说出公历两个字的时候当然要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讨论
历法误差是另一码事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是算术历。
: 因为不可能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结果。
:
--
FROM 111.198.57.*
农历直接依赖天文观测,就没到历”法”这个阶段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不在于给什么样的定义,而是定义后面的问题。
: 表面上看,格里高利历可以用计算来测定。实际上只不过因为我说的误差比例的问题,把问题拖到后面而已。历史上格里高利历替代儒略历之前删除那10天就是这么回事。
: 农历之所以计算复杂,是因为参数更多,无法用一元算术式表达。
: ...................
--
FROM 222.70.16.*
天文观测法也是法,何来没到“法”这个阶段之说?
【 在 oldwat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历直接依赖天文观测,就没到历”法”这个阶段
:
--
FROM 223.71.29.*
对,因为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历法也得跟着变,区分算术历、天文历,就是因为历法变的方式有明显差异。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不在于给什么样的定义,而是定义后面的问题。
: 表面上看,格里高利历可以用计算来测定。实际上只不过因为我说的误差比例的问题,把问题拖到后面而已。历史上格里高利历替代儒略历之前删除那10天就是这么回事。
: 农历之所以计算复杂,是因为参数更多,无法用一元算术式表达。
: ...................
--
FROM 221.218.160.*
这个“法”是“法度”的法,不是“方法”的法
【 在 RolandC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文观测法也是法,何来没到“法”这个阶段之说?
--
FROM 222.70.16.*
蔡勒公式,小奥可能会学到。
【 在 pabkyh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个近似的问题,有个根据公历日期计算星期几的数学公式,谁知道
--
FROM 39.144.106.*
那为啥不直接用立春必须在正月来定义,非要用冬至在11月。
【 在 Bernste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就是通过闰月,尽可能把农历新年调整到大寒和立春之间;
: 但闰几月的问题,就比较不好弄,不了解具体的设置
:
--
FROM 223.1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