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陆兴华: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就能变好?
看题目就知道垃圾
--
FROM 114.242.250.*
裹脚布又臭又长,真是lj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要很严肃地问各位同学和同事: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真就能变好?
: 韦伯的《以科学式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结论是:科学式学术研究只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到最后,研究者的遭遇与清洁工或任何一个民工不会两样,甚至会进入更逼窄的命运缝缝,就因为,他们的这一更主动的自我社会劳动分工,总已是自残和被残,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成功越出这个铁笼的,都将像足球俱乐部教练那样被轰下台,而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两天里的受煎熬的裴钢院士和饶毅校长正在经受的。
: 因为,哪怕很成功了,你看,也无非是在研究细胞里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弄一种全球只有四、五个人看清、说清的东西,照片有没有篡改,也会越来越说不清。
: ...................
--
FROM 112.65.52.*
这种文科教授迫切需要一次文革了。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要很严肃地问各位同学和同事: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真就能变好?
: 韦伯的《以科学式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结论是:科学式学术研究只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到最后,研究者的遭遇与清洁工或任何一个民工不会两样,甚至会进入更逼窄的命运缝缝,就因为,他们的这一更主动的自我社会劳动分工,总已是自残和被残,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成功越出这个铁笼的,都将像足球俱乐部教练那样被轰下台,而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两天里的受煎熬的裴钢院士和饶毅校长正在经受的。
: 因为,哪怕很成功了,你看,也无非是在研究细胞里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弄一种全球只有四、五个人看清、说清的东西,照片有没有篡改,也会越来越说不清。
: ...................
--
FROM 221.222.174.*
真该好好整整了,这写的都什么玩意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要很严肃地问各位同学和同事: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真就能变好?
: 韦伯的《以科学式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结论是:科学式学术研究只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到最后,研究者的遭遇与清洁工或任何一个民工不会两样,甚至会进入更逼窄的命运缝缝,就因为,他们的这一更主动的自我社会劳动分工,总已是自残和被残,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成功越出这个铁笼的,都将像足球俱乐部教练那样被轰下台,而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两天里的受煎熬的裴钢院士和饶毅校长正在经受的。
: 因为,哪怕很成功了,你看,也无非是在研究细胞里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弄一种全球只有四、五个人看清、说清的东西,照片有没有篡改,也会越来越说不清。
: ...................
--
FROM 111.201.226.*
原文毫无逻辑。不管他的陈述是否属实,比如饶毅水平是否厉害,是否想当院士,举报是否沽名钓誉。这些都不影响饶毅对实验能否重复的质疑,也不影响大家对学阀的批判。
【 在 am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为什么你们都不看完就批判呢?
: 我认为做这些得非常好,非常有勇气,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
: 我用理工人浅薄的理解解读下 作者的观点:
#发自zSMTH@VOG-L29
--
FROM 27.32.105.*
题目的潜台词是 饶毅是因为当不上院士才举报的
luxinghua居心不良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要很严肃地问各位同学和同事: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真就能变好?
: 韦伯的《以科学式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结论是:科学式学术研究只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到最后,研究者的遭遇与清洁工或任何一个民工不会两样,甚至会进入更逼窄的命运缝缝,就因为,他们的这一更主动的自我社会劳动分工,总已是自残和被残,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成功越出这个铁笼的,都将像足球俱乐部教练那样被轰下台,而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两天里的受煎熬的裴钢院士和饶毅校长正在经受的。
: 因为,哪怕很成功了,你看,也无非是在研究细胞里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弄一种全球只有四、五个人看清、说清的东西,照片有没有篡改,也会越来越说不清。
: ...................
--
FROM 218.68.227.*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陆兴华,同济大学教授,重要学术成果是发现了一个被埋没的诗人“昆仑”。从此江湖人称毛昆仑,与常凯申齐名。
:
满篇废话,院士和扫大街等同
--
FROM 117.136.104.*
饶毅确实很官僚思维,这个年代人就这样,谈不上为科学而科学。不过互相攻击清理垃圾也挺好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要很严肃地问各位同学和同事: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真就能变好?
: 韦伯的《以科学式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结论是:科学式学术研究只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到最后,研究者的遭遇与清洁工或任何一个民工不会两样,甚至会进入更逼窄的命运缝缝,就因为,他们的这一更主动的自我社会劳动分工,总已是自残和被残,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成功越出这个铁笼的,都将像足球俱乐部教练那样被轰下台,而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两天里的受煎熬的裴钢院士和饶毅校长正在经受的。
: 因为,哪怕很成功了,你看,也无非是在研究细胞里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弄一种全球只有四、五个人看清、说清的东西,照片有没有篡改,也会越来越说不清。
: ...................
--
FROM 223.72.89.*
无法更赞同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这文章和党校教授比,真实天上地下,党校教授的文字朴实无华但是逻辑清晰,这片文章东拉西扯引经据典但是一坨屎
--
FROM 223.104.42.*
臭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如果这是中文,这个陆某该去重读小学!
【 在 orien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要很严肃地问各位同学和同事: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真就能变好?
: 韦伯的《以科学式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结论是:科学式学术研究只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到最后,研究者的遭遇与清洁工或任何一个民工不会两样,甚至会进入更逼窄的命运缝缝,就因为,他们的这一更主动的自我社会劳动分工,总已是自残和被残,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成功越出这个铁笼的,都将像足球俱乐部教练那样被轰下台,而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两天里的受煎熬的裴钢院士和饶毅校长正在经受的。
: 因为,哪怕很成功了,你看,也无非是在研究细胞里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的某一个小角落里弄一种全球只有四、五个人看清、说清的东西,照片有没有篡改,也会越来越说不清。
: ...................
--
FROM 106.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