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研究生考试现在也是做题家的天下了
你自己都说了“实验不亲自搞搞,理论不可能学好”,那就多出一些有实操经验的才能得高分的考察专业素质的题目呗?
明明是因为考的八股文把中国文人束缚在四书五经的书堆里,关科举制度本身什么事儿呢?
目前考研设计基本还是合理的:数学功底,基本的英文阅读写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基础,政治自然不多说,专业课有两科各150分给了专业素养考核的足够空间。还有复试面试筛选。通过合理的题目设计,完全可以考察区分到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不是一两课靠做题就可以高分的做题家。
ps:靠本科那点课程或者进实验室半年练就的“动手能力”,是那种最廉价低端的科研体力劳动吧?这种能力大专生最强,不搞那么多理论都是实操的。
【 在 zgpat 的大作中提到: 】
: 计算机实操不怎么花钱,本科啥学校没区别;
: 但人家生化环材实操实验的成本可高,烂校哪买得起设备和耗材供本科生训练,实验不亲自搞搞,理论不可能学好,所以何谈专业素质。招来这种学生至少得培养半年到一年,活出不来,钱还不少花。
:
--
FROM 106.117.82.*
理工科是最适合考试来考察专业素质的,比如流体力学,高数这种。
如果基本数理理论差,提前知道几个专业术语就是唬人的玩意。
只不过现在内卷厉害后,分数差距太小,区分度出现了问题:考研数学140绝对比100分的数学功底素质好太多,但和130,135能差多少,还真不好说。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需要智商,很多双非学校的本科生除了会做考研题,连用专业术语交流基本专业问题都做不到。
: 别说干活,连交流都费劲。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06.117.82.*
目前考研科目,政治咱不评价,没法说。理工科的英语,数学,专业课,还是非常适合采用考试区分的。
目前只能说,随着内卷的加剧,分数的提高,这种分数的区分度已经没有意义。420分的总分比400分,380分一定素养更高吗?一定更适合科研吗?真心不一定。
所以,现在复试面试比重越来越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 在 OrderPhoenix 的大作中提到: 】
: @mggsco: “真正有科研基础的,笔试分数为什么会被拉开二三十分?”
: 因为考研的时候,二三十分实际上也就是2~3道大题。有科研基础但是不会做题的考生,政治考试差几分或者差十来分,数学因为不会做题速度慢,少答一道大题或者两道小题,专业课同样的少答一道大题,这么加起来不就是“真正有科研基础的,初试分数被拉开二三十分”了么。
: (因为lz是把“笔试”和“复试”并列了,所以我把话里面的“笔试”给理解并修改成“初试”了)。
: ...................
--
FROM 106.117.82.*
接收调剂的地方好像一般不用二次面试了。
【 在 We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地方调剂不是要重新面试吗?你的面试分数和重新面试有关系?
--
FROM 182.138.84.*
【 在 OrderPhoenix 的大作中提到: 】
: @mggsco: “真正有科研基础的,笔试分数为什么会被拉开二三十分?”
: 因为考研的时候,二三十分实际上也就是2~3道大题。有科研基础但是不会做题的考生,政治考试差几分或者差十来分,数学因为不会做题速度慢,少答一道大题或者两道小题,专业课同样的少答一道大题,这么加起来不就是“真正有科研基础的,初试分数被拉开二三十分”了么。
: (因为lz是把“笔试”和“复试”并列了,所以我把话里面的“笔试”给理解并修改成“初试”了)。
: ...................
搞不懂了为什么这些年考的分数高的反而要被歧视(特别是很多山东地区的学校),说什么大学几年就准备考研的科目了,那照这样高考和考研还有存在的必要么,全都改面试推荐好了。至少我认识的考的分数高的水货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同样的规则下自己不努力考不过就说别人是“做题家”是不是太没气度了
--
FROM 43.224.44.*
一直都是,我13年前考研436分,都没听说过那一年有比我高的。但我真的自认为能力一般,就是会做题。
【 在 ciwp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生入围分数越来越高,但是面试问起来,只有考研那两门课学得溜,
: 其他课即使是挑着成绩单上分数最好的那门课问,也是普遍拉垮。
: 大三之前的直接就说学太久忘记了。动手实操的更不用说了,
: ...................
--
FROM 202.108.236.*
用,一般都是过场
【 在 liucj79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收调剂的地方好像一般不用二次面试了。
:
: 【 在 We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75.167.154.249
前提是真分数高,出题难度和范围适中。
但现在显然出题越来越简单,和实际科研需要相脱节。
【 在 knvb8888 (规划规划)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越来越觉得分数高的学生认真做科研的概率比较大,总分高说明比较努力,总是比分数低的要认真,做学问做事最重要的是认真,坚持。本科考核设置本来就很宽松,任课老师出题改卷,大环境如此矮子里拔将军。
: 分数不能代表能力,但是可以代表一个人认真坚持的程度,认真比聪明重要。
--
FROM 39.152.24.25
现在很多出题的也是水平不行。
【 在 ltsky (lt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都说了“实验不亲自搞搞,理论不可能学好”,那就多出一些有实操经验的才能得高分的考察专业素质的题目呗?
: 明明是因为考的八股文把中国文人束缚在四书五经的书堆里,关科举制度本身什么事儿呢?
: 目前考研设计基本还是合理的:数学功底,基本的英文阅读写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基础,政治自然不多说,专业课有两科各150分给了专业素养考核的足够空间。还有复试面试筛选。通过合理的题目设计,完全可以考察区分到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不是一两课靠做题就可以高分的做题家
: ...................
--
FROM 39.152.24.25
谁会认真出题
【 在 FLYBBS (空手套白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很多出题的也是水平不行。
--
FROM 115.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