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奉劝青年教师们,实事多做一点,论文少发一点。
其实不是的,毕竟有博士学位,脑袋瓜子会比较灵光(相对来说,概率上讲),至少对于复杂理工问题的分析能力还是会比较强的。
在任何理工科的领域,总还是会有一些真正的疑难实际问题的。需要踏踏实实的人踏踏实实的去干。
以我们医学领域来讲,那么多的疑难病都还没有解决,可以去研究
以能源领域来讲,那么多的电池类型、储能方式、材料问题,也都需要真正的人埋头去做踏踏实实的实验、分析和创造。
生态学也好、环境科学也罢都有一大摞需要踏实去做的。
怎么可能唯一掌握的就是写论文呢?绝大多数科研工作,需要的是去做,而不是去写。
写是为了功名利益,做是为了解决问题。
问问自己想做哪种。哪种才对自己有真正的收益。
【 在 abaq 的大作中提到: 】
: 擦,你这是害死人!!!
: 诅咒你
: 青椒们唯一可以掌握得就是写写写
: ...................
--
FROM 153.0.156.122
看不到这一天啊,能造论文的几个整天骑着老师脖子作威作福
【 在 shuju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凡知道学术圈的这点事的,都知道,论文的发表篇数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成反比,一旦一个人道德底线抛一边,大肆编造数据,那么发表论文很简单。
: 这个事儿,以后迟早会被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的。而你发表的论文的篇数,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你能不能保证你这一辈子的时间这个事儿永远不被圈外的人知道呢?你如果现在只有三十多岁,那么估计你不至于五六十岁就死了,所以我奉劝还是少编点数据,少发点论文为宜。否则,论文的篇数迟早会成为日后你洗都洗不掉的版上钉钉的人生污点的。
: 多干点实际的科研工作,把心思放在实际的真正的科研上,少发点论文,才是正道。一旦抛弃道德底线,短期,是,你是可以得到些功名利禄,但是迟早有一天,你会暴露的。
--
FROM 112.6.124.*
你得想法是好的,当你在学院系里说出这些的时候,没人理你,大家考虑的是经费,房贷等等,谁管后面洪水滔天。做工程应用出成果比较慢的,自然你什么都比别人落后。所以完全看自我,良心活。
【 在 shuju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不是的,毕竟有博士学位,脑袋瓜子会比较灵光(相对来说,概率上讲),至少对于复杂理工问题的分析能力还是会比较强的。
: 在任何理工科的领域,总还是会有一些真正的疑难实际问题的。需要踏踏实实的人踏踏实实的去干。
: 以我们医学领域来讲,那么多的疑难病都还没有解决,可以去研究
: ...................
--
FROM 59.71.243.*
你说的这些问题,在屠呦呦、袁隆平他们年轻的时候,都遇到过,只不过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完全的外行领导欺压内行的,这在屠呦呦、袁隆平他们的青年、中年生涯中遇到了无数次。
我的研究方向是交叉度很高的医学学科,需要跟很多学科的老的老师们交流学习,所以也认识了很多老先生。很多解决了实际问题的老老先生们都是淡泊名利、踏踏实实搞科研的,结果是这类人活得很长寿,而曾经那些打压他们踏实研究的各种领导,有的早死,有的后来身败名裂。
这样的例子很多。最极端的例子是郑集老(就是生化学界的那位郑集老师),我认识他的时候他都一百多岁了。一辈子淡泊名利,也没成为院士,一生中遇到的各种打击、打压无数。可谁又能说他不是学术大师呢?反观那些形形色色打压他的人,最后却一个个没啥好结局。郑老最后活了110.
还有科学院的李佩老师,她也是心态特别好的人。都长寿,而且是健康的长寿,在力学所她的办公室里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在组织老院士们的活动。
啥才是成功,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什么论文这种玩意儿。
【 在 stochas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到这一天啊,能造论文的几个整天骑着老师脖子作威作福
--
FROM 153.0.156.122
各个年代,都会有你这种情况的。 像屠呦呦,直到诺贝尔奖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研究员级别的,一生中遇到的各种领导打压无数。无所谓,反正又打压不死人,怕什么呢?无非就是得到的钱少点。
这种人特别多,屠呦呦是后来获得诺奖出名的。我还认识很多科学院、高校里面到了去世也没出名的老先生,有的甚至连研究员都不是,是老的技术员级别的,但一辈子活的很实在,很痛快。钱不多,但值了,那些搞些不合理上位的,却多数都死在他们前面。
这有什么不好的呢。这在我这个搞医学的人来看,他们才是人生赢家呀!
【 在 RAFTPS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想法是好的,当你在学院系里说出这些的时候,没人理你,大家考虑的是经费,房贷等等,谁管后面洪水滔天。做工程应用出成果比较慢的,自然你什么都比别人落后。所以完全看自我,良心活。
--
FROM 153.0.156.122
怎么说呢,您能列举很多长寿并且人生最后结果挺好的榜样,但是也能列举很多相反的结局的人。
现实中,看不到希望抑郁而终的、心态崩溃的、仿而效之的更是比比皆是。
我是能知道您的苦心和劝解,非常感谢。我们希望那些问心无愧的人越来越多!
【 在 shuju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问题,在屠呦呦、袁隆平他们年轻的时候,都遇到过,只不过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 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完全的外行领导欺压内行的,这在屠呦呦、袁隆平他们的青年、中年生涯中遇到了无数次。
: 我的研究方向是交叉度很高的医学学科,需要跟很多学科的老的老师们交流学习,所以也认识了很多老先生。很多解决了实际问题的老老先生们都是淡泊名利、踏踏实实搞科研的,结果是这类人活得很长寿,而曾经那些打压他们踏实研究的各种领导,有的早死,有的后来身败名裂。
: ...................
--
FROM 112.6.124.*
建议年轻人能多发文章就多发,前提是不要造假充数。不要问我为什么,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
FROM 117.136.38.*
呵呵,完全不能同意,我刚发了献身说法的帖子驳斥这种做实事不写论文的观点
--
FROM 114.253.34.*
认同!
【 在 shuju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凡知道学术圈的这点事的,都知道,论文的发表篇数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成反比,一旦一个人道德底线抛一边,大肆编造数据,那么发表论文很简单。
: 这个事儿,以后迟早会被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的。而你发表的论文的篇数,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你能不能保证你这一辈子的时间这个事儿永远不被圈外的人知道呢?你如果现在只有三十多岁,那么估计你不至于五六十岁就死了,所以我奉劝还是少编点数据,少发点论文为宜。否则,论文的篇数迟早会成为日后你洗都洗不掉的版上钉钉的人生污点的。
: 多干点实际的科研工作,把心思放在实际的真正的科研上,少发点论文,才是正道。一旦抛弃道德底线,短期,是,你是可以得到些功名利禄,但是迟早有一天,你会暴露的。
--
FROM 223.80.48.*
帖子在哪里,我去拜读一下
【 在 hua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完全不能同意,我刚发了献身说法的帖子驳斥这种做实事不写论文的观点
--
FROM 58.24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