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毅院士:为什么国内在AI的研究总是在跟踪或追赶
开源的东西会闭源吗?是不是开始开源,后面一直开源?而且他们也不能申请专利?
【 在 caihl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度学习本身卡不了脖子了,都是公开的了,很多东西都是开源的,国内一堆公司在用,跟光刻机完全不像,光刻机新的一台得重新造出来,还有专利,但是代码你给出来就是给出来了,除非他们用新的东西卡脖子
: 神经网络这个东西底层本来也不像光刻机那么复杂,只是无法解释为什么能用而已
: :
--
FROM 222.192.3.*
要禁当然可以禁啊,反正美国嘴大,他说不让用就不让用,你还能怎么办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这些结构会不会被卡呢。比如我用的pytorch美国能不让我用吗?
--
FROM 219.143.157.*
我想问,有什么学科不是国内在追赶
--
FROM 114.254.10.*
急功近利是多数国人骨髓里的东西
【 在 mizhah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内在AI的研究总是在跟踪或追赶,而且好像越跟距离越远?我想英文有一句话讲很中肯:“You get what you reward”。也就是对管理者而言”你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如果一直鼓励跟踪追赶,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追赶。而且论证追赶很容易(人家都已经有了我们没有就落后了,而且可行性已经被验证了,投入风险不大云云,振振有词)。已经马后炮了,还特别的理所当然理直气壮。鼓励这种做法本身就是直接至少是间接的在打压真正有理想在做独立创新的人。中国不缺研发资源(至少在我涉及的领域),更不缺有才能有理想的年轻人,但目前这两个因素目前好像根本没有联系在一起。
--
FROM 223.104.41.41
不知道你这逻辑思维能力怎么混上青椒的,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不会独立思考,只会人云亦云,误人子弟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终芯片卡脖子啊。现在大家说的不就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然而最后被卡脖子?
:
--
FROM 117.136.55.*
我国航母用上了?
美帝已经装备了的。
【 在 nik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航母上的电磁弹射算不算重大创新?
--
FROM 222.129.33.*
国内有mindspore框架,可以了解一下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是美国人已经在深度学习上有了系统的人才和研究积累。在这个框架内中国很难从新设计一套吧?这里面应该有大量的专利和基本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41.*
不光是AI吧
【 在 mizhah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内在AI的研究总是在跟踪或追赶,而且好像越跟距离越远?我想英文有一句话讲很中肯:“You get what you reward”。也就是对管理者而言”你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如果一直鼓励跟踪追赶,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追赶。而且论证追赶很容易(人家都已经有了我们没有就落后了,而且可行性已经被验证了,投入风险不大云云,振振有词)。已经马后炮了,还特别的理所当然理直气壮。鼓励这种做法本身就是直接至少是间接的在打压真正有理想在做独立创新的人。中国不缺研发资源(至少在我涉及的领域),更不缺有才能有理想的年轻人,但目前这两个因素目前好像根本没有联系在一起。
: --
: FROM 110.65.147.*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75.167.154.117
因为体制之外不许有惊天撼地之理想。
--
FROM 49.5.199.*
本来科技就不发达 天朝强的是工程 可惜吹的人太多了 还真以为跟别人差不多了
【 在 mizhah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内在AI的研究总是在跟踪或追赶,而且好像越跟距离越远?我想英文有一句话讲很中肯:“You get what you reward”。也就是对管理者而言”你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如果一直鼓励跟踪追赶,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追赶。而且论证追赶很容易(人家都已经有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01.8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