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中科院哪个也没反驳成功啊,Cu2S
在380K的电阻为0.006欧
已经很小了
--
FROM 117.147.26.*
故意示弱而已
--
FROM 174.50.234.*
样品太小了,一块纯铜,这么大一块,电阻更小。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380K的电阻为0.006欧
:
: 已经很小了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3.200.136.*
你懂个蛋啊,微纳尺度的样品电阻经常测不出来或很不准确。可信的是跳变趋势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380K的电阻为0.006欧
: 已经很小了
--
FROM 173.23.126.*
但是没测电阻是之前很多网民诟病的,然后中科院反驳的依据之一就是
测了个电阻,你又说不准。
然而跳变是有的,昨天华科的常海新在arxiv上又发了一个文。
所以说并没定准。
【 在 morning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懂个蛋啊,微纳尺度的样品电阻经常测不出来或很不准确。可信的是跳变趋势
--
FROM 117.147.26.*
当然还要更多的证据,只不过中科院这次的做法挺巧妙的,用硫化铜和lk99比一下,发
现差不多
但是这也不是直接证据
总之是不是超导,还是再等等
关键这个磁悬浮,我觉得要磁化率相当大,但是实验测得的结果又非常小,这个也值得
继续分析一下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没测电阻是之前很多网民诟病的,然后中科院反驳的依据之一就是
: 测了个电阻,你又说不准。
: 然而跳变是有的,昨天华科的常海新在arxiv上又发了一个文。
: ...................
--
FROM 113.200.136.*
物理所完美重现了电阻跳变趋势这一点就够了,至于绝对值目前都不太可信
其实,是不是超导并没那么重要,关键是棒子的表现实在该捶,选择性报道单向测量数据,整天想着祖坟冒青烟像小丑一样争名夺利,比之UR的那个准阿三可以说半斤八两,已经没啥公信力可言了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没测电阻是之前很多网民诟病的,然后中科院反驳的依据之一就是
: 测了个电阻,你又说不准。
: 然而跳变是有的,昨天华科的常海新在arxiv上又发了一个文。
: ...................
--
FROM 173.23.126.*
不用等了,棒子已经被打成与阿三同类了
高抗磁性反应的是内部杂质颗粒的反铁磁性,有个蛋的意义
【 在 youse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还要更多的证据,只不过中科院这次的做法挺巧妙的,用硫化铜和lk99比一下,发
: 现差不多
: 但是这也不是直接证据
: ...................
--
FROM 173.23.126.*
反铁磁也有悬浮的效果?
【 在 morning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等了,棒子已经被打成与阿三同类了
: 高抗磁性反应的是内部杂质颗粒的反铁磁性,有个蛋的意义
--
FROM 113.200.136.*
超导唯一正证据就是:电阻为0,哪怕差千万分之一也不是超导。
什么磁悬浮和这个无关。
中科院课件都是一群文科生
--
FROM 120.2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