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就几何原本主要思想体系而言,古希腊极可能是全盘抄袭古埃及
有兴趣的跟帖留言,后续本人列出一些相关证据。
以前也很多人怀疑并发表文章过,我这边主要从数学角度解释“大金字塔”如何做到两个重要天体数字误差均控制在1%角度来阐述“古埃及环境而非古希腊环境更可能是诞生超精确数及几何沃土”,原先这个角度的文章还属空白。
--
修改:xpu FROM 117.28.3.*
FROM 117.28.3.*
乱讲,古埃及不搞证明题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兴趣的跟帖留言,后续本人列出一些相关证据。
: 以前也很多人怀疑并发表文章过,我这边主要从数学角度解释“大金字塔”如何做到两个重要天体数字误差均控制在1%角度来阐述“古埃及环境而非古希腊环境更可能是诞生超精确数及几何沃土”,原先这个角度的文章还属空白。
--
FROM 202.193.15.*
证据?
【 在 SunyataX 的大作中提到: 】
: 乱讲,古埃及不搞证明题
--
FROM 202.120.11.*
我没有听说,所以没有,你觉得有,那你给证据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据?
--
FROM 202.193.15.*
"古埃及不搞证明题", 这是你的立论,你说没有听说是什么鬼?
【 在 Sunyata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听说,所以没有,你觉得有,那你给证据
:
--
FROM 202.120.11.*
你举不出反例,那我就是对的,因为我见多识广,我没听说过的大抵不存在。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埃及不搞证明题", 这是你的立论,你说没有听说是什么鬼?
:
--
FROM 202.193.15.*
搞错了,抄袭永乐大典的,信吗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兴趣的跟帖留言,后续本人列出一些相关证据。
: 以前也很多人怀疑并发表文章过,我这边主要从数学角度解释“大金字塔”如何做到两个重要天体数字误差均控制在1%角度来阐述“古埃及环境而非古希腊环境更可能是诞生超精确数及几何沃土”,原先这个角度的文章还属空白。
--
FROM 39.144.224.*
就像中国胡化文化替代后,朝鲜号称自己是华夏正朔。
--
FROM 101.230.69.*
我这边给下我发现的数学上的证据(这部分在数学界方面应该属比较新颖的证据)。
全文可知乎上检索如下标题:对“《几何原本》主要思想体系应该在古埃及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就已形成,古希腊人极可能只是抄袭者”的论述,主要基于“1%内精度控制逆向”及“数学史分析”角度”。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据?
--
FROM 117.28.3.*
主要观点如下(全文较长,有兴趣者建议查看知乎,这边全文上传往往会碰到关键字审查):
一、“大金字塔”建造意图就是北半球特殊天体数值等比例缩影的可能性极大(存在非常强的强证据,涉及两个极为重要天体数据精度都控制在1%以内),后面整个古希腊(乃至整个古欧洲)时代相对这时的古埃及来说,在与“几何与超精度数”息息相关的两个极为重要天体数据精度控制上反而存在巨大退步!
二、笔者认为可以从“数学史分析”角度说明如下几个当前数学界(基本)未意识到的新观点,并就此展开阐述(以下2.2等编号是原文中的编号)。
2.2、《几何原本》(笔者更愿意称为“几何及超精度数原本”)主要核心思想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应该已经形成了。
2.2.1、这批古埃及人当时已经能肯定“地圆说”(或“地球说”),而能否定“地平说”了 这部分比不肯定“地圆说”的数学家更容易诞生“推导演绎”的“五条公设”推导平面几何的思维(乃至否定地平说是后者思维的必须条件,面对反直觉的“天体数学”时)。 这批埃及人在设计建造北半球特殊指定数字倍数的缩影,可以肯定他们肯定“地圆说”而非“地平说”,这在同时代也是异常超前的。
2.2.2、超精度的控制基本可以肯定当时能“证明勾股定理”
为了保障累计测量加计算的误差精度在1%以内(甚至单项计算误差要千分之一内;就包括北纬30度相应的高度角邻边长度的精度确定,“根号3”跟不使用“根号3”精度把控上将“天差地别”,还有其他高度角选择上也需要借助“证明勾股定理”才能保障小数点后面三位的准确;这几个地方精度控制需要依赖“证明勾股定理”在当时乃至现在基本没办法绕过) ,可以肯定当时能“证明勾股定理”(而不仅仅是不加证明直接使用的方式)了。
2.2.3、“穷竭法”当时极可能就出现了
大金字塔北纬30度(逼近北极星30度高度角的理想选址)的选择及其为了控制“直线代替相同夹角圆弧”的精度(类似中国古代割圆术的方式),说明当时存在着“穷竭法”的起源了。而如果需要用到北纬15度的精度控制(直接或间接),就能肯定“穷竭法”准确精度控制在这批埃及数学家已经用的很擅长了。
进一步地,pai取值的精度控制为了达到小数点后三位(pai多次用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准确只能保障单次“三百分之一”的准确性,多次使用单pai带来的累计误差很容易超过限定范围;故而这边认为当时能达到三千分之一或类似程度的准确性),通过“穷竭法”来实现应该也是最贴近本源思想的数学方式。
2.3、得到结论
笔者精力很局限,本篇数学史分析及猜测方法分析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后续我想数学学术界感兴趣者可继续从事以下挖掘:1、《几何原本》中最重要五个或十个思想的提取,并与这批古埃及人掌握数学水平的猜测做比对,力图增加这部分证据;2、通过数学考古史,对古埃及人当时就知道25920该重要天文数字的猜测进行多角度的核实,如得到证实这肯定是一个非常超前也非常重要的证据。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据?
--
FROM 11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