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教央企转高校可行性(更新)
央企的科研是实打实出产品的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是,央企的所谓项目科研没有真的技术含量,学术水平不行,照样能搞航天航空等等大项目。
: 高校的人,技术含量相对高一些,学术水平相对要高一些。
:
: ...................
--
FROM 101.6.198.*
因为花了那么多钱啊。哪怕你是个文盲,给你1000万,你也能弄个玩具出来。
不是因为央企的人,技术水平高,学术水平高,而是因为国家把项目分配给了他们,资源分给了他们,钱分给了他们,他们有话语权而已。
简单说,他们各个子模块,都可以找民企去做,就是集成商而已。
卡脖子问题,都是民企和高校解决的。
【 在 wangcaiao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央企的科研是实打实出产品的
:
--
FROM 219.133.23.*
和人家说稳定的每年收入2-300万,但人家不一定能保证你稳定的每年都有这么多项目,而且2-300万的项目,去掉项目实际的成本,真正利润100万已经不错了,这些钱能养活本人,但平均到一个大学校,大海里撒把盐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 在 Rayth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拿到央企的项目,这个在高校里属于横向项目,
: 一半的钱可以用来发绩效--学校的行政可以按比例提成,
: 国自然一般才20%的间接经费还是抛去了设备采购以外的
: ...................
--
FROM 223.104.41.*
【 在 ywil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上周看本版有个帖子“央企混不下去了,想找个学校混”,大家聊的还挺激烈。今天跟一
躺坪等退休吧,高校没这么好折腾。要是事业心比较强,不甘心,找民企发挥一下余热
--
FROM 221.218.68.*
关键是谁要你呢?去了怎么也得给个高级职称吧,就这个怎么也得带点项目才行,否则高校凭啥要你呢
【 在 ywil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上周看本版有个帖子“央企混不下去了,想找个学校混”,大家聊的还挺激烈。今天跟一前辈聊起,还挺有兴趣的。他年龄较大,没有账号,代友发贴,求问下可能性。
: 前辈,年龄46,男,正高职称,北京,央企,电子设备类,做些型号也做预研,副总师,是国家某重点预研项目首席,在国内小圈子里有点名气,没有高校认同的各种帽子。
: 现在不堪忍受央企的各种流程、检查、学习之繁琐,想试试高校,主要是高校相对自由的科研环境,家庭经济压力不大。
: ...................
--
FROM 159.226.231.*
刚有认识的研究所正高没博士学位去了北京985分校区给的正高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才是误导别人,以为211进人随意。双非现在都吊的很。
--
FROM 221.15.132.*
简直太多了
【 在 adhe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胡扯了,副校长不是处级也是副厅,你以为相当就给你?
: 总师混不下去靠边站的也不是没有
:
--
FROM 103.152.29.*
【 在 yiye4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有认识的研究所正高没博士学位去了北京985分校区给的正高
珠海分校区?
--
FROM 112.96.109.*
【 在 Rayth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工作大部分是民企干的--包括一些小作坊,
: 央企的作用就是拿着钱去找合适的外包单位,
: 跟苹果美国设计,中国富士康组装差不太多
: ...................
技术能力回答的是“能不能、行不行”,工程能力则聚焦于“怎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从“知道”到“做到”,这是工程能力的核心价值所在。
特别是军工开发更类似于航天工程或高难度基础设施工程,其庞杂度和开发耗时要远超我们能看见的几乎所有市场民用产品。
比如六代机、大型空间站、新一代核潜艇、新型战略轰炸机等,它们不是简单技术的叠加,而是技术集成度的极限挑战,是千锤百炼才能交付的国家重器。
比如一个六代战斗机项目,需要集成空气动力设计、材料科学与结构设计、强有力的动力系统、顶尖的航电系统、射频/红外综合隐身系统等等。
如此复杂的工程,导致其实施时几乎比登天还难。
——一个子系统参数的微调,可能引发另一个子系统完全意想不到的非线性反应,需要大量的交联分析与联合测试来解决。
——人力、试验台架、超级算力、高端试制设备等核心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如何调度这些资源保证项目的流畅推进而非相互阻塞,是巨大的协调艺术。
——如何管理跨越10年甚至15年的研发项目,确保项目在遭遇技术挫折、预算约束甚至外界环境变化(如供应链中断)时,目标不迷失并保持清晰推进?
对于这种大型项目研制和开发,组织研发生产的能力,即工程能力,往往要比技术力本身更重要。
--
FROM 112.96.109.*
bingo
【 在 xin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我了解,一般想离开这类单位的原因,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是被边缘化。
--
FROM 11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