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jia资助攻克的集成电路hexin技术,转让给产业界,如何收费?
这玩意是一脉相承的,你孤立的看,看不到全貌。
【 在 lsg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不符合你的标准的都扣除那当然你都对了
--
FROM 218.249.201.*
这是国jia组织的,企业已经提前联合出资了研究费用,国家也会配套对等出资,研究的都是产业共识自己干不了的,成果也是他们认可的。所以不用愁,肯定有人买。
【 在 yuzh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构想就指望有人拿钱来买,想太多了
--
FROM 218.249.201.*
那么牛还跑这来问,可以申请院士了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国jia组织的,企业已经提前联合出资了研究费用,国家也会配套对等出资,研究的都是产业共识自己干不了的,成果也是他们认可的。所以不用愁,肯定有人买。
:
--
FROM 159.226.52.*
这不还在落实吗
【 在 yuzh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牛还跑这来问,可以申请院士了
--
FROM 218.249.201.*
怎么收费合适。由工业界的标杆企业牵头,对该重大项目的方案和后续路径进行设计。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五五之后会有这种新的系统工程,重塑方法论体系。
: 现在问下大家,怎么收专利费合适。
:
--
FROM 115.207.139.*
现在千方百计要避免单一企业劫持总体系统布局,你还主动把主导权让给他们。
扶着你们站着,你们还偏要跪着。
【 在 karais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收费合适。由工业界的标杆企业牵头,对该重大项目的方案和后续路径进行设计。
:
--
FROM 218.249.201.*
你在扯
本中20年前读书时候
IBM和Intel
实验室里就研究搞了5Ghz的处理器
就是太热
20年后的现在市场上才有
因为工艺进步了
【 在 dragonfly112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即使IBM、英特尔这样的大企业,也只能干、只愿意干5年内能够推动某种产品实现产业化的企业私有技术研究,对于支持实现产业升级的颠覆性技术构想,只能由大学通过跨学科、跨高校联合完成。
:
: 一旦这样的技术构想形成了,所有领军企业都需要。问的就是,怎么收费合适?
:
--
FROM 39.144.82.*
自己下载IRDS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的基础章节,好好看看,那15年的跨度是怎么分配的。
【 在 F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扯
: 本中20年前读书时候
: IBM和Intel
: ...................
--
FROM 125.33.83.*
盲人摸象说明不了啥问题。
打麻将得先知道一共多少张牌。
搞集成电路研究,得先知道产业整体规划,以及这个产业的规划,和其他产业的规划,在方法论上到底有怎样本质上的不同。
【 在 F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扯
: 本中20年前读书时候
: IBM和Intel
: ...................
--
FROM 125.33.83.*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即使IBM、英特尔这样的大企业,也只能干、只愿意干5年内能够推动某种产品实现产业化的企业私有技术研究,对于支持实现产业升级的颠覆性技术构想,只能由大学通过跨学科、跨高校联合完成。
: 一旦这样的技术构想形成了,所有领军企业都需要。问的就是,怎么收费合适?
:
Nature杂志发表论文
“他们发现,作者越多的论文往往获得越多的引用--大型团队善于发展一个领域。 然而,他们发现,作者人数在一到三人之间的最小团队发表颠覆性成果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些成果可能会改变一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因此,就纯粹的创造力而言,规模较小的团队似乎更有优势。”
科技要百花齐放,不一定哪条路线就成功,而颠覆性技术,是不可能出现在大热团队的,因为该路线的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大热团队由于靠这个上了帽子,路径依赖,思维惯性,也不可能去颠覆自己的思路。
我们郭嘉比较可笑,搞有组织科研,集中资源到大热团队,其他路线被扼杀,简直是南辕北辙,除了得到作坊式灌水什么也得不到。
--
FROM 112.9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