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造假调查,给结论也要给过程
□王孙归雁(媒体人)
近期,轰动国内科研领域的一件大事,应是科技部通报的一起科研论文造假事件的调查结果。这份通报涉及的人物包括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对这样“咖位”之重、名头之大的学者,集中公布调查处理结果前所罕见。公布的调查结果基本是论文未见造假,但其中有3位的论文存在照片误用问题,并因此受到相应处罚。
通报一出即引爆舆论。近年来,关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大面积“下架”中国科研人员问题论文的报道不时曝出,牵涉其中的不乏院士、大专家、知名学者。但相对于论文造假、论文下架的舆情汹汹,调查、处理、给出结论方面的声音和回应显得很微弱。
对此,公众和舆论微词颇多,有人甚至发出对中国科研成果、对中国科学界失去信心的悲观之语。此次针对网络反映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科技部的通报可谓分量极重,对回应公众关切、整肃科研不端、重拾和提升社会对科技界信任意义重大。对这样一份通报应该点赞。
做学术很难,需要俯身沉心,需要全社会对学术、对科研、对从事学术和科研的工作者给予尊重和信任。但科研和学术同样需要争鸣和质疑,经得起争鸣和质疑的学术方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近年来,科技界的一大进步,就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敢于直言争论,越来越多的人勇于站出来,对有问题的科研成果、科研论文、科研行为发声质疑,这对净化学术环境、推动科技进步无疑是好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科技部通报的调查处理结果也是一项“科研成果”,范围涉及真伪认定、违规与否、处理改进。对此,舆论有认可,也有质疑。这很正常,但同时也提示,对科研论文造假问题,只给出一个简要的结论,是否能把问题说清楚?是否能满足公众正常的好奇心理?如果不能,作为一项权威调查,就理应在下结论的同时,对调查处理及得出结论的过程适当公开。因为,有时过程的公开甚至比结论更重要。
给结果也要给过程还有一层深意,调查本身是一次关于论文是否造假、是否合规的分析过程,怎么做论文不是造假、怎么做就是造假了?为什么这次被调查的诸多论文中,都是图片使用出了问题?怎样使用才是规范的?这些问题的答案,相信此次调查中都有充分讨论和严谨科学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对那些正努力写论文、发论文、评职称的广大一线科研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upload=1][/upload]
P.S.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卫生行业报纸
http://m.yunnan.cn/system/2021/01/25/031253702.shtml
--
修改:yaosijia FROM 210.75.218.*
FROM 210.7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