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宅家中读完了《孟子》,孟子一书也是语录体,但篇幅明显长于论语,对话也更聚焦时事。孟子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说,是比较刚的(有个性),嫉恶如仇,刚直不阿,一身浩然正气,所以他在儒家中是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照理说,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混得开,上上下下都能得罪一遍。但是,孟子依然取得了亚圣的成就,是为什么呢?我想我的的理解是离不开他牛气冲天的“表达能力”,辩论才华十分突出,出口成章,碾压同时代其他人。那么在社会上混着,如果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是碾压周围人若干等级,他有一个什么样的个性,社会的包容度就相对大很多,甚至领导都可以包容。如果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和周围人几乎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还很有个性,那么有谁会惯着他呢。齐王召平庸之人去上朝,平庸之人敢故意不去,在家喝茶摆架子的,我闻所未闻。所以平庸之辈不敢的,孟子敢,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敢。因而孟子说,舍我其谁,大概是狂傲也是有狂傲的资本~不过后来,孟子和齐王的关系渐渐也变差了许多,大概是齐王也受不了孟子的这种理想主义和刚强了吧,呵呵哒~
王阳明说,心即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他是如何理解外部世界的,就像是楚门的世界,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楚门世界中。所以齐王有齐王的世界,孟子有孟子的世界。~诚然,孟子的人生理想是成为帝王之师,推广儒家思想文化,帮助君王治国平天下。有了人生目标,具体怎么操作,就是孟子的路径。孟子的才华自然不必说,但是他本人的性格特点又决定了他的人生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孟子的人生理想的实现建立在齐王能够充分接纳他的思想的基础上。要让齐王能够接纳孟子的思想,那就要进入齐王的世界,改造齐王的心。可孟子完整保留了自己的世界,也没有以柔弱胜刚强,完整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刚强的一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影响他人的世界,这是很难的,尤其是比较有个性、刚强的个性,就更难了。以齐王喜欢、认同的方式,倒是有可能影响齐王的心和齐王的世界。所以孟子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理想主义,一个浪漫主义。大概最终,孟子还是觉得自始至终保留自己的世界,活成自己更舒服更自然吧~
扯远了,下面记录一些关于《孟子》的读书心得。
《孟子》一书的核心主要分为几点:
1、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性善论。人生来就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天生具备的,但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这四心。好比说,一个人受了极其严重的伤害的情况下,这四心可能暂时就蒙蔽了,等到伤修复了,又重新具有了四心的天然属性。所以对于这天然就具有的心灵属性而言,人们应该守护好自己心中的四种善良的心,并不断地扩充和培养,从而使得自己成为具有仁的君子;
2、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继承民本位思想基础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战争。其思想较为理想化,不太受统治者的喜爱。
3、人格论方面的核心内容:强调个体的独立精神和社会责任,要求养成浩然之气,强调个体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要坚定信仰,经受考验,是为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顶天立地的人格精神。
《孟子》各篇主要内容:
1、《梁惠王上》:仁政。何为仁,即爱人、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重于利、得民心者得天下、以仁义为政可人丁兴旺、仁者无敌、仁者可一统天下、保民为王(使百姓安定可为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梁惠王下》:民为贵。
与民同忧乐、乐民之乐。
3、《公孙丑上》:性本善。养浩然之气。
4、《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政是为了行道,不会屈从于权贵,君臣关系是相互尊重,有志于成为帝王之师。反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5、《滕文公上》:井田制、支持社会分工。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6、《滕文公下》:历史观。
7、《离娄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离娄下》:君臣关系,讲究相互尊重。
9、《万章上》:关于孝道等。
10、《万章下》:交友。
11、《告子上》:性善论。
12、《告子下》:性善论。
13、《尽心上》:修养自身道德。
尽心(极力发展善良本心)、知性(认识人的本性)、知天(知性以后可以知天),后可以立命。
14、《尽心下》: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全文读下来,读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让人十分悲痛,那种对自己父母又怨恨又怀恋的心情,孟子懂舜理解舜。天下人对自己的喜爱、有妻子儿女财富尊贵,都不足以消除舜内心的忧愁,只有得到父母的喜爱,才能真正消除他的忧愁。因为,真正最孝顺的人,终身都怀恋父母的。
最令我受益的一句话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这句话可以解答一些人生中的困惑。人的一生,努力就会有回报嘛?如果所追求的东西是跟“自身有关的东西”,那么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有所得,努力奔跑会有强壮的体格,努力学习能获得知识;如果所追求的东西是外在的“与自身无关的东西”,那么即使足够努力,最终是否有所得,全在天命而已,比如功名利禄、爱情婚姻等等,能否所得与是否努力没有关系,因缘聚合尔。
--
FROM 114.2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