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表达现代化环境下事物(典型如科学技术;基于西方的现代化设会制读法商zz文科的知识谱系可能也一样)常有力所不逮的情况;仅据个人经验:察觉、体会或意识到这个感受的至少要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以上的(还是要悟性较好的)知识思维修养才行。
而钱玄同、刘半农等虽然学贯中西,但当时科技本身不甚发达(对日常生活的侵入影响度远没现在大,尤其是在才开始脱蒙的旧中国),他又是文科背景,理工为基础的科学修养(或思维方式)不见得多深,他是如何就敏锐地体会到这点了呢?(也可能真也学贯文理的天才,要不怎么生出了钱三强,:p)
没有深入了解过钱、刘激进废中wen的著述,他们当时提出这论点的 依据/证据是什么?又是如何论证的?
有感于前面帖子 的讨论。
新文化运动钱玄同等全面废han字主张的依据是什么
--
FROM 11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