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当时是论战当中,越偏激越博眼球。新文化运动风头一过,该干什么干什么了。第一批简化字就是他搞得。
真正反对简化字,反对拼音,至死力主拉丁化的,是鲁迅。原因是,汉字学习成本比拉丁化高,所以本身是阶级奴役的工具。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文在表达现代化环境下事物(典型如科学技术;基于西方的现代化设会制读法商zz文科的知识谱系可能也一样)常有力所不逮的情况;仅据个人经验:察觉、体会或意识到这个感受的至少要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以上的(还是要悟性较好的)知识思维修养才行。
: 而钱玄同、刘半农等虽然学贯中西,但当时科技本身不甚发达(对日常生活的侵入影响度远没现在大,尤其是在才开始脱蒙的旧中国),他又是文科背景,理工为基础的科学修养(或思维方式)不见得多深,他是如何就敏锐地体会到这点了呢?(也可能真也学贯文理的天才,要不怎么生出了钱三强,:p)
: 没有深入了解过钱、刘激进废中wen的著述,他们当时提出这论点的 依据/证据是什么?又是如何论证的?
: ...................
--
修改:slowslink FROM 111.192.223.*
FROM 111.1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