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孔子对殉葬历史有误解,认为先俑后活人,用活人发源于用俑,所以对用俑的很痛恨。
另一种解释, 礼记讲:“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意思是陪葬用明器是合适的,而用实物就更接近于人殉了,如果再造俑陪葬,那就更接近于人殉了。所以孔子反对用俑。
孔子思想是什么,是很清楚的,只要不是故意哗众取宠或者故意抹黑使坏都不可能得出一个什么孔子支持人殉的结论。
【 在 jobjec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历史上看殉葬史有三座高峰与一个低谷。
: 殷商,人殉的第一次高峰
: 西周,人殉衰落的低谷,俑殉开始萌芽
: ...................
--
FROM 114.25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