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点就透说明讲的道理比较肤浅,缺乏对于复杂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但是孟子这类人不应该说表达没彻底搞明白就一点就透,只能说明一知半解而已。
行仁政这个说法放到今天哪怕初中毕业都不需要点拨,对今天的人来说有人虽然不知道孟子这个典故,但是会觉得理所当然(但凡稍微学习的时候认真点,都应该知道近代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理念远远超过这点东西了,已经不仅仅想着行仁政,而是通过慢慢释放民众权利来推动社会进步这种真正有效的方法了,行仁政的皇帝在古代是稀少的,从方法整体效果角度去判断,说明有效性非常低,但是现代方法是能明显看到行之有效,社会上的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影响是最深刻的)
就算古代比今天落后很多,但孟子好歹也算古代最顶级的文化人了,如果想对古代精英研究透一点,光知道这些肯定远远不够的。
当然了,我们国家还是很大比例很多初中毕业都不够的,读书的时候没机会或者不好好读书,在网上听了这句话可能会觉得真有道理,对这些人,可能会有一点就通的顿悟感。
【 在 minotau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难理解的。这又不像论语,冷不丁一句让你猜。
: 孟子这个有上下文。就是率兽食人。后来鲁迅等说的吃人的旧社会,其实说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再放大点,从这个段落往前看孟子对梁惠王说的意思,就是行仁政,让人民用脚投票。吸引人才的政治认同感,自发跑到生活好政治好的魏国来。
: 另外,古代文字载体是简帛,所以意思到了就行了。做为聪明人应该是一点就透,再多都是废话。就好比考上清北的,真的是靠记忆力好和学习勤奋吗?非也。高中那点东西你都要学得这么吃力,那还得了。其实说白了就是掌握思路规律和方法。好比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聪明人只要有人告诉你最终公式是两个根式的和,他就知道怎么推导了,缺的就是这一层窗户纸。笨人就只会死记具体推导过程。结果是过了几十年,聪明人仍然知道怎么推导这个公式,但笨人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把这个换到古代,就是古人画个示意图,推导过程略,后人看不明白更可能是自己的问题。
: ...................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