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零售巨头垄断,全社会利润逐渐枯竭。大平台享受超低税率,造成财政收入压力,财政、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受挫。
其实,通缩渐显不是一天两天了,消费不振也不是去年开始的,疫情几年只是人为强化了通缩环境。
经过二十年互联网改造,零售业早已形成了垄断,甚至可以说高度中心化了。对制造商而言,几乎所有行业,所有产品,都没有定价权,只能拼xx到死。
某团、饿某某控制了餐饮,某宝、某东、拼夕控盘百货,某滴、某操、二程控盘出行,头某、抖某、腾某控盘社交,这些超级平台都是高度中心化的。
各行各业的制造商们,仅仅是这些巨大平台的短工、长工、包身工。所以,看似全社会的商品、服务日益丰富,学术点表述为:商品端急剧扩大,长工们也累死累活,但企业、个人的利润却日渐枯竭。
在社会占比已经近半的互联网零售商、媒体商们,并不承担正常的商品税率。相比实体零售及商品制造商们13%的高税率,超级平台仍然享受着6%的超低税率。
于是,各级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也因互联网巨头们的出现,感受到了沉重压力。当平台获取了产业链的大多数利润后,制造商本就不高的利润,是无法支撑地方财政的。更不用说,平台本身的税收难度,比如,跨地区征收难以实施
当全社会的利润高度集中于极少数大平台,以及其股东,特别是远在海外的股东手中时,这个社会就成为海外股东们的大农场,利润源源不断输送出去。本国大多数人虽然日渐窘迫的,大平台股东们未必有所感知,因而未必有所怜悯。当越来越多的人收入缩水,对未来预期悲观时,通缩终将出现。
因此,光靠金融手段,是无法疏通中国消费梗阻问题的。即使央行鼓足勇气,放大招,货币洪水漫灌到家,也未必有用。
比如,大水灌进消费端,则立马被超级平台吸走。按今年数据,在线零售已经到40%了,这些利润都去了华尔街,马某、黄某不过是华尔街的大掌柜。如果大水灌进生产端,效果也未必好多少。因为制造业但凡有了点生机,超级平台必然提高服务费,直到制造商退无可退。而平台收到的服务费再高,也进不了快递小哥的腰包,中国这一亿网约快递、司机基本上被封死在30块钱/小时了。
资本收割快递小哥,收割制造商,最后收割全社会,这个过程和当年羊吃人运动一样。看似消灭了中间环节,先消灭店长、督导、营业员,再消灭营销人员、工程师、技工、研究人员,最终成就了1亿快递大军及远在海外的平台股东。
大平台是牧羊犬,这一亿大军就是超级资本的羊,剩下十几亿消费者如同韭菜,成为华尔街的大农场。但是羊多了,韭菜当然不够用,大农场也需要休养生息。
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让华尔街割廉价韭菜了,一视同仁,超级平台按13%征税,快递小哥全额社保,这样一来,美股真就要崩盘了。
事实上,超级资本早已完成了对中国的收割,40%的零售业掌握在其手中,每天睁开眼睛,你我都在为地球另一边的超级资本贡献力”财富。
--
FROM 220.19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