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见笑了,我这点提升也就够自己惊喜的。
去年春节前几天开始双板滑雪,犁式掌握并不扎实,匆匆开练基础平行式,最终板间距过大,重心转换亦不顺畅,估计也就半犁式的架子。今年陆续买了雪鞋,板子。开板前复习很多视频,在小区沥青路上神经病似的苦练平行式,感觉动作要领都领会了,结果怀北开业当天,上雪之后那叫一个局促!好在滑了两趟下来把去年学的东西拾回来了。
如此又去了五次,回回都是夜场,把怀柔的几条长距离中级道都适应了,但是还是感觉不到明显进步,而且滑两个小时腿就酸的不行,到最后动作都变形了,稳定性也差,很容易摔倒。
春节回老家过年了,初六回来休息了一下,初七再去,感觉突然不一样了。主要变化总结为以下两点:
1.入弯:每次切换重心转弯时,我都主动手臂前伸&身体前倾,这给了我承重脚足够的支撑力和主动立刃能力,以前重心后坐,山下脚可以说是个傀儡,我只能是被动搓雪斜滑降,回头看轨迹没啥圆,呼呼一片。
2.弯中:双板的相对位置或者说双腿的角度有了非常细微的变化,我说不出来。反正就是双腿不容易酸了,反弓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了,板子也能并得很近了。这个变化让我异常惊喜,我像刚学会大撒把的孩子一样,刻意的大弯加速,尽我所能夸张的反弓,持续增加压力和尝试立刃,然后回头去欣赏自己画的那个圆~
总结:有些调整是如此微小,但是效果又是如此显著,可是如此微小的调整又真真的需要很长的过程去获得甚至有些随机!
接下来的打算:今年这雪季估计快要结束了,尤其是孩子上学后我得接送,我准备就持续不停的重复大弯吧,在这个过程中熟练重心转换,立刃,兴许还能有啥小惊喜呢!
--
修改:Adahu FROM 36.112.202.*
FROM 36.1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