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对悼明说一直是嗤之以鼻(在没有看相关论据的情况下),以为是牵强附会,直到最近几天看了版上的几个长帖子,才彻底服了。
对于王熙凤是影射魏忠贤这点,除了在帖子里看到的论据:她是女人,起名却用了意为雄鸟的“凤”字,对应魏忠贤性别错乱的阉人身份。还有我自己想到的两个:
1、魏忠贤的飞黄腾达是在明熹宗在位期间,“熹”对应王熙凤的“熙”
2、史书和明朝的文献都有魏忠贤不识字的传说或记载——例如《明史》“忠贤不识字,例不当入司礼,以客氏故,得之。”——不管事实他是否真的不识字,起码是有这个说法流行的。对应王熙凤不识字。
最后,尽管我信服了悼明说,但我依然认为
1、悼明只是红楼诸多主旨之一,而不是全部。悼明并不影响很多之前对红楼的理解。
2、对薛宝钗代表的清,并非全盘否定的态度。否则也不可能对代表清的薛宝钗有那么多正面的描写,赋予她那么多优秀的品质,以及“钗黛一体”的判词。事实上,清朝承袭了明朝基本政治制度,统治者也高度汉化。钗黛一体,与清承明制,也是相互印证的。
--
修改:bill21 FROM 119.147.144.*
FROM 119.14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