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标题主之。
中药书上对芍药解释是敛阴止汗,去芍药可以更好发汗,似乎和原文症状很契合。
但是问题在于神农本草记载芍药味苦,而且用舌头尝也是苦的。然后张锡纯说芍药能解上焦之热自下焦排出,这和苦味的含义相合。结合原文下之后胸满,所以不能用芍药再下。
中药书记载芍药酸味,我知道有些药味道和现实不同,这种味道有抽象的含义,不能说尝不出就是错的。
我自己觉得芍药的这种抽象的酸味不代表收
敛,我更支持张锡纯的说法,芍药苦味泄,结合原文,用了芍药会泄,结合原文已经下过,不能再下。
如果芍药止汗,那么很难解释麻黄汤发汗更厉害,为啥不用芍药,这个很难说通。
欢迎指正。
--
FROM 110.182.139.*